西藏佛教吧
关注: 62 贴子: 383

  • 目录:
  • 佛教
  • 0
    南无月光佛 南无阿閦佛 南无大庄严佛 南无多伽罗香佛 南无常照曜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最上佛 南无莲华幢佛 南无莲华生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阿伽楼香佛 南无大精进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娑伽罗佛 南无巨海佛 南无幢德佛 南无梵德佛 南无大香佛 南无大生佛 南无宝网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施德佛 南无大金柱佛 南无大念佛 南无言无尽佛 南无常散华佛 南无大爱佛 南无师子香胜佛 南无养德佛 南无帝释火焰佛
    hotf4mu 11-26
  • 15
    楚布寺位于拉萨市西约60公里的堆龙德庆县古荣区的楚布沟,是藏传佛教噶玛派祖师都松钦巴于1189年创建,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主寺。该寺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发源地,其第二世噶玛巴活佛为藏传佛教第一位转世活佛。 楚布寺对整个藏传佛教和西藏文化做出的意义非凡的贡献,是年迈的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在这里,把预言自己转世的信亲手交付给弟子卓衮德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西藏活佛转世制度。公元1204年,当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西出世
    amilwaw 8-24
  • 0
  • 2
    修行不是在这里打打坐,那里念念经,修行是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时时刻刻地关注内心,有什么贪、嗔、痴、慢、疑马上要知道,马上要改变它,然后忏悔;如果有什么功德的话,马上要回向,还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增长它。 其实,生活和修行是不能分开的,生活中可以修行。比如说,很多人认为我们修行了就要家庭也不管、工作也不管,这不叫修行,也会给他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果不管家庭只顾自己修行,给家人带来烦恼,就是修行
    淡月楼 7-23
  • 1
    虹化如何修
    淡月楼 7-23
  • 1
    #生死书剖析# #戴德金刚上师# 我翻阅了大量西藏历史和藏密历史,证明了《西藏生死书》绝非莲华生大士所造,但同时发现“中阴”阶段的特殊性,人由生到死,在这一特殊阶段,每个人应该如何把持,方不辜负此生平,方不错过中阴,此乃我剖析写作之目的。 人必然会死,但人死后必须走过惊恐走廊,而得解脱吗? 谁能得证,身处百忧交集,心恐万状,四大分离,亲友割爱的新死亡灵,能保证迎合这些境象而不逃窜奔跑吗? 淫欲是轮回的根本,生
  • 0
    亲爱的西藏佛教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你好前台”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你好前台,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0
    南无阿弥陀佛
  • 0
    南无阿弥陀佛
  • 3
    申请人:你好前台 申请感言:显密兼修,即身生西,弘法利生,以报佛恩
  • 0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
  • 0
    南无阿弥陀佛
  • 0
    南无阿弥陀佛
    涅槃海 5-17
  • 1
    大家都说“临命终时”即死下来时,阿弥陀佛即自然现前了,这句话也不确当。因净宗修法者如真能一心专持名号,即能当下见佛,毋须等到死时。这见“佛”的佛字既是指阿弥陀佛,也是指自性佛。这“临命终时”四字不是只指死下来时,而是说当你念佛念到妄念消融,生死命根断绝时,佛一定现前。我们要了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断水者先知其源一样。不然胡乱瞎搞一番,非但不能见功,还要闯祸。要知我们之所以有生死,就是有妄念。
  • 3
    愿法界众生离苦得乐
  • 0
    阿弥陀佛
  • 4
    大家都说“临命终时”即死下来时,阿弥陀佛即自然现前了,这句话也不确当。因净宗修法者如真能一心专持名号,即能当下见佛,毋须等到死时。这见“佛”的佛字既是指阿弥陀佛,也是指自性佛。这“临命终时”四字不是只指死下来时,而是说当你念佛念到妄念消融,生死命根断绝时,佛一定现前。我们要了生死,先须知道生死之由来,如断水者先知其源一样。不然胡乱瞎搞一番,非但不能见功,还要闯祸。要知我们之所以有生死,就是有妄念。
  • 1
    有为无常
  • 0
    南无阿弥陀佛
  • 0
    南无阿弥陀佛
    涅槃海 5-3
  • 2
    [cp]狗妈妈的情与怨,流浪黄狗至小区。 找洞安家小花园,新家温馨惹人爱。 狗通人性护院忙,陌生人过猛叫唤。 狗妈生出三小儿,乐坏园区老头太。 却惹怒一家男女,起坏心来谋害犬。 欲知详细情发展,有播做客叹因缘。 (融春微信qhc1870197556, 手机13861649360,恭请戴德上师法宝)
  • 2
    莲花生大师说:如果你想修持真实的佛法,就要这么做!要将上师的口诀教授牢记于心。不要让你的体验变的概念化了,因为那只会让你产生执着或是愤怒。无论日间或夜间,都要深入观照你的心。倘若你的心续中有任何的不善,都要从心灵深处由衷地放弃这个不善,而去追求善。 此外,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恶,要为他们感到悲悯。你会对某些特定的感官对境感到贪爱或是嫌恶,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放弃那样的感受吧。当你对某些吸引人的事
  • 2
    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寺庙中发现的精美壁画,壁画中的老妇人会是谁 美岱召是蒙古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庙内有着精美的壁画,美岱是弥勒佛的意思,召是寺庙的意思。这座寺庙原本是第一任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拉塔汗的宫殿。可在阿拉坦汗去世后他的孙女为了迎接一位活佛的到来,就将这个宫殿改造成了寺庙。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寺庙。去看看在寺庙中发现的精美壁画。 故事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讲起。当时的人们在美岱
  • 2
    放过自己,人生不易,何必瞎想, 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身后还有一堆事情要去做。 夜里睡不着,醒来精神不好;心里想太多,对自己是折磨。人的精力就那么点,何必瞎想,给自己找罪受! 别为将来的事瞎操心,该来的,谁也挡不住;别为过去的事乱寻思,过去的,就让它翻篇。人活着已经够难了,何必瞎想,让自己钻牛角尖!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想要的太多。 人总是羡慕着别人的富足,却忽略了自己的拥有;总想着和别人攀比,其实
  • 5
    懂因果的人有福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要先把财给别人,这是布施;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总之,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这些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这就是因果规律。  1.嫉妒别人,只能害了自己  古大德曾说,人分三种:下等者,见别人快乐,心生嫉妒;中等者,自己受苦时,只想自己尽快解脱;上等者,见他人快乐,自己就快乐,见他
  • 0
    懂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价。 懂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人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仁慈的品德。吃亏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亏将来必定能得到更大的报偿。 把因果参透了,才真正晓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占便宜的人?没有;有没有吃亏的人?也没有。为什么?他要
  • 20
    累了,就停下来, 拍拍灰尘,让心灵重归洁净。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 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如果时光倒转, 我想在更美的年华里,遇见你。 不要等我流泪,你才明白我的悲伤。 不要等我消失,你才知道我的存在。  怕什么路途遥远。 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 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快乐的人, 不为失去的愤愤不平, 只为还拥有的感激不已。 你对成功的欲望 必须大于对失败的恐惧, 方能成功。 近在咫尺的幸福是
  • 25
    善恶功过能否抵消?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 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 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 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消。 决不是我豆种多了,瓜就不结瓜,它还是一样结瓜。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能抵销,但是“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所以佛讲“缘生”。 我的恶因很多,我不想结恶的
  • 24
    生气时,别说话, 因为你不知道, 你即将说出来的话, 会不会伤了对面的他。 生气时,别说话, 因为人不理智, 不假思索的破口而出, 多半都没多少好话。 与在乎的人生气, 只会越想越气。 孰轻孰重要分清, 能讲情就别讲理。 与无关紧要的人置气, 纯粹是自己找气。 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 伤心的只能是自己。 人为什么生气? 听到流言蜚语生气, 有了曲解误会生气, 没有公平待遇生气, 得不到人珍惜生气。 可你想过没有, 你生气的时候
  • 1
    食材:香菇,彩椒,姜,面粉 调料:豆油、十三香、素蚝油、生抽、老抽、醋、白糖、蘑菇精、淀粉 做法: 1.香菇去根洗净,彩椒切丁备用 2.锅中烧水加入少量蘑菇精,沸腾后倒入香菇,煮软后捞出过凉 3.将香菇背面白色的部分改鱿鱼花刀 4.香菇对折,用牙签十字形固定 5.香菇裹上干面粉备用 6.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熟,下入香菇,炸至黄金酥脆捞出 7.锅中倒油少许,倒入姜片爆香,依次加入十三香、素蚝油、生抽、老抽、醋、白糖、蘑菇精、彩椒丁、
  • 1
    老话说得好: 一斗米养个恩人, 一石米养个仇人! 有些人习惯了得到, 便忘记了感恩, 不是每个人都懂“良心”两个字!  纵然你有千般好, 一个不好, 就推翻了你所有的付出; 哪怕你掏心掏肺, 一个不对, 就会罪上加罪,说你狼心狗肺!  现实中的有些人: 帮他百次不记恩, 半次不帮就记恨!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 人不知道自己有错!  现实中的有些人: 用人的时候,就嘘寒问暖; 用不到人的时候,就抛之脑后。 人前说一套,背后做
  • 1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 戒轻言。 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 3. 戒狂言。 不要不知轻重,胡侃乱说。胡侃乱说,往往后悔。 4. 戒杂言。 说话不可杂乱无章。杂乱无章,就会言不及义,伤害自己的美德。  5. 戒戏言。 不要不顾分寸地开玩笑,否则会引起冲突,招来祸害。 6. 戒直言。 不要不顾后果地直言不讳,否则也会引起麻烦。 7. 戒尽言。 说话要含蓄,不要不留有余地。 8. 戒漏言。 不要泄露机密。事以密成
  • 1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风生水起好运
  • 3
    中国的儒释道文化都讲究静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坐。 我们的心本来清净,但是因为无明和执着,每时每刻,我们不停地攀缘、分别和索取,以致认妄为真,把妄念当成自己的心,在其中烦恼纠缠,不能回到本来的“生命净界”。   静坐,就是帮我们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攀缘,回到对内在生命的觉察上。     我们不再依赖外在的得失来确定“自我”的意义,让心灵升起觉知和超脱的力量,不被外境所干扰,保持在清澈、宁静、安详的生命体
  • 2
      许多善男信女经常到寺院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祈寿祈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满、万事胜意……这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无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本意却不是这样的。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什么意思,是迷信;同样,当一个人没有弄清楚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什么意思,就肆意指责人家迷信,他本身也是一个迷信者。因为他们都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而盲目相信。上述行为,如
  • 7
    有一点值得一提,当今有些上师到施主家里时,施主们会宰杀许多羊只,供养肉食。这些上师明知去施主家会危及众生,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顾虑,反而欣然前往,喜笑颜开地大吃大喝。 汉地也有个别上师,弟子带他去餐厅吃饭,他明明知道要点杀,但一点都不在乎,这样的话,不要说违背了大乘宗旨,连小乘教义也抛之脑后了。小乘的《毗奈耶颂》中说:“若有见闻疑,此则不应餐,为愍众生故。”小乘虽然允许吃肉,但也只能吃三净肉,即不见、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