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38贴子:214,536

太极拳能否凭虚御风?----权作美好幻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列子拜壶丘子为师,与伯昏瞀人为至交好友,尽其力学习他们的技能。学会了凭虚空御风后,就很高兴的乘风归来,造成了一时的轰动。  
尹生想学列子御风而行的绝技,就住在列子家,很认真的做各项事情……“请教我御风的绝技吧,教我吧”,尹生一再恳切地央求,可是列子总是默然不理,最后尹生实在没有了耐心,便愤然离去。  
几个月后尹生又回来了。列子问:“为何去而又复返呢?”尹生说:“我知道自己太急切、 太鲁莽了。”  
“以前我以为你很通达,所以未跟你多说”,列子平静地说,“自从我拜壶丘子为师以后,经过了三年时间的磨练,变成了心中不敢有是非念头,口里不敢说利害得失,才勉强赢得老师多看我一眼而已!五年以后,我又变成了另一种心想是非、口言利害的心境,才勉强博得老师会心的一笑。七年以后,已经达到从心所念而无是非对错,随口所言而无利害得失了,老师才要我跟他并席而坐。九年以后,任由我心中所想,口中所说都不会涉及是非利害了。那时只觉内外如一,体光通明 ,可以把眼睛当耳朵,耳朵当鼻子,鼻子当嘴巴,都没有差别。于是心神凝聚,形体消释, 骨肉融化,不知不觉随风飘浮,忽东忽西,最后我也分不清是‘风乘我’还是‘我乘风’了 。  
而你现在拜我门下为弟子,却怨愤不满,你的身体天地都不会接受,四肢任何部分都无法载动,又怎能飘浮起来呢?”


IP属地:辽宁1楼2011-02-24 19:21回复
    太极拳练习到一个阶段,也会感觉自身形体消融,仿佛与周围空气相呼应,大有凭虚御风之感,行拳时其乐融融,与天地自然化为一体。哪会再理会红尘烦心事?哪会在纠结于技击末技? 哈哈哈哈哈,那才是真正的逍遥自在!


    IP属地:辽宁2楼2011-02-24 19:24
    回复
      心神凝聚,形体消释, 骨肉融化,不知不觉随风飘浮,忽东忽西,最后我也分不清是‘风乘我’还是‘我乘风’了


      IP属地:辽宁3楼2011-02-24 19:30
      回复
        回复:3楼
        没有体会的人,能写出这种感受来吗?我很怀疑,呵呵。


        IP属地:辽宁4楼2011-02-24 20:31
        回复
          请问楼主,师承哪位前辈高人?


          5楼2011-02-25 14:46
          回复
            我想起了佛门禅宗之境界:初修之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则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与列子的所感殊途同归啊。道之为物,玄矣。


            6楼2011-02-25 14:48
            回复
              没事偷着乐
              别问为什么
              心照不宣
              自在自得
              心无困惑
              身无困惑
              奈何!
              奈何!
              呵呵,呵呵!
              我今乘风与心同乐
              不喜不恶!
              自在,快乐
              逍遥,自得!
              是梦,是惑
              是蝴蝶,是自我!
              还是
              风乘我?
              哈哈哈哈哈哈


              IP属地:辽宁8楼2011-02-28 12:55
              回复
                主帖中三年、五年、九年的境界和修炼太极拳的境界相吻合。


                9楼2011-02-28 22:13
                回复
                  全在呼吸之功,全在脑筋一动,全在松松空空


                  IP属地:辽宁10楼2011-03-02 09:47
                  回复
                    苏东坡
                    《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IP属地:辽宁11楼2011-03-03 08:53
                    回复
                      列子御风后续之御风的局限:
                      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自身形骸与观念的束缚,也就是“有待”和“有己”。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大鹏击水三千,扶摇九万,列子御风,日行八百,看起来似乎很自由,实际上并不完全自由。大鹏击水三千,飞行九万需要大风和长翅膀,列子日行八百也有待风力,因此都仍是“有待”。庄子接着提出:“若夫乘天志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就是要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外在条件的限制,自觉地产生与道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内在体验,以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要让真正的自我从功名利禄、是非善恶乃至从自己的形骸和知虑的限制中解脱出来,达到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境界,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我看来:列子由修身而入修心,庄子由修心而后修身, 殊途同归! 最后达致身心皆自由的境界!


                      IP属地:辽宁13楼2011-05-12 10:48
                      回复
                        杨澄浦先生就非常喜欢这两句话: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说太极境界就应该是这样的。


                        14楼2011-05-12 17:03
                        回复
                          呵呵。我2年,结果师傅要请我吃饭


                          15楼2011-05-15 05:20
                          回复
                            这贴引用六祖坛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IP属地:四川16楼2011-05-22 1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