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38贴子:214,536
  • 18回复贴,共1

请教了:“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空。”和虚实关系,该怎样理解才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极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空。”我一直不懂理解。重了应该是实才对啊,为什么说是虚了空了呢?这个重是自己的重心还是外来的重力?搞不懂啊,请指教。


1楼2011-06-28 08:53回复
    原文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是讲技击的吧?对方力从哪里来,就虚空哪里,左来左虚,右来右虚,为不顶。这也叫引进落空吧?不知对不?顶给高手。


    2楼2011-06-28 09:56
    收起回复
      我原也是这样想,但为什么把外来力说是重呢?唉中国文字太深邃了。


      3楼2011-06-28 11:05
      回复
        虚实是相对的,没有完全的虚也没有完全的实,弓蹬步前脚是实,但当你进攻时后腿一蹬前脚就抬起来了,他有变成虚的了.自己揣摩一下吧


        9楼2011-07-05 22:02
        回复
          引用 拳操 (293楼)太极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空。”我一直不懂理解。重了应该是实才对啊,为什么说是虚了空了呢?这个重是自己的重心还是外来的重力?搞不懂啊,请指教。
          这里空和虚是一个意思。是指重心应可以随意变化,这里“重”可以理解为“受”,受外在的实力(劲)在左,则瞬间左虚(空),在右,则瞬间右虚(空)。这里体现出几层功夫,几层意思。
          1.阴阳思想。无处不实,无处不虚,虚实结合,瞬间可变。
          2.需非常柔软,放松,自然,通透,才能达到敏感,敏感才能感知外力,敏感才可瞬间变化,柔软通透才能变的随意自然,如水般顺畅,不阻滞,不僵硬。
          3.需非常中正,才能随意变化,这个需练到才有切实体会。
          4.在思想上,化高过打。化就是打,打就是化,打化结合。硬碰硬不是内家思想,内家思想是让你摸不着,还能打你。无损耗或者极小损耗。
          


          11楼2011-07-10 09:03
          回复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空"。首先,你要理解什么是重。左重和右重各指的是什么。实际上,在杨式太极中,手放在下面的一侧为重,手放在上面的一侧为轻。
            所以,“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空”所指的实际意思是,当左侧的手在下面时,重心就一定不在左脚上。当右侧的手在下面时,重心一定不在右腿上。整个杨式85式大架中,只有鸡金独立例外,请你注意一下大架中的式子,都是按这个律规排布重点。
            这话也可以理解为,当左手在上面时,重心一定在左脚上。当右手在上面时,重心就一定在右脚上。即:轻侧为实,重侧为虚。


            12楼2011-07-14 15:09
            回复
              这个解释有新意,但问题仍在:手放在下面的一侧为重,很少听见。除去金鸡独立外,那搂膝拗步的重心在前脚还是在后脚啊?


              13楼2011-07-15 09:04
              回复
                以手往上升的一侧为轻,以手下降的一侧为重,适用于两只手高度不同,但都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但在杨式太极中,如搂膝拗步和太极五锤,则是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而在前的手往往走的又是切线劲路,在后的手走的是C形劲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走切线劲路、在前的只手主要承担打击任务,所以重轻的划分就变成了以走切线劲路、在前的一侧为重,以走C形劲路、在后的一侧为轻。重心总是向轻的一侧过渡,身体才能保持平衡。


                14楼2011-07-15 09:54
                收起回复
                  也就是说,搂膝拗步重心是自后向前然后定式重心是在弓腿上?


                  15楼2011-07-15 12:16
                  回复
                    嗯,可以这样理解.杨式太极要求上分轻重,下分虚实.重心总在轻的一边。一般来说:
                    两手都走C形劲路的,以手抬高的一侧为轻,手下降的一侧为重.如揽雀尾\单鞭 \云手\退步跨虎\弯弓射虎\海底针等.
                    一手走C形劲路,一手走切线劲路的,以走C形劲路的一侧为轻,以走切线劲路的一侧为重,如楼膝拗步\搬拦捶\倒撵猴\进步栽锤等.
                    两手都走切线劲路的,以前面那只手为重,后面那只手为轻.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等。
                    单腿支撑全身重量时,以对应一侧的手为重。如金鸡独立。


                    16楼2011-07-15 14:45
                    回复
                      杨式太极拳的重心跟其他拳的重心是不一样的,要想体会杨拳的重心一定要对自己的中有体会,只有体会到了自己的中才能够明白自己的虚实,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前后腿的重量放哪条腿那样根本不是杨拳的重心,杨拳中有个式子特别可多家练习,就是提手上式,摆好架子,每天把他作为一个桩功来练习,练段时间后,你会体会到什么是中跟重心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07-15 23:32
                      回复
                        左重则左虚,则左己去,右重则在杳,则右己去!左重左立身,无防护才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7-17 22:11
                        回复
                          此出自王宗岳《太极拳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所有这几句,说的都是太极拳实战对敌。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外力来击为“重”,左边感觉到外力,则虚自身左边以化掉来劲,是为“不顶”,右边亦然;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敌劲如从下往上,我则给以向上的力,使其越高,亦是“不顶”,反之亦然;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敌劲进之,使它越进,敌劲退之,使它越退,是为“不丢”,这有点毛爷爷“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意思。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说的是太极拳对敌的境界,已是高深莫测。
                          以上几位将此理解为拳架中的意思,谬矣。


                          IP属地:四川19楼2015-07-23 16:53
                          收起回复
                            听师父话,好好练就行,不到时候,说了无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7-24 1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