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26,997贴子:6,246,274

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序及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古本西游记的序,可以大概了解古人对于西游记的理解和解读,对我们理解西游记的本意有着借鉴作用。本人水平有限,很多地方翻得不得体,欢迎指正。


IP属地:浙江1楼2013-07-25 18:04回复
    原文:
    世德堂本 ,陈元之《西游记序》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庄子曰:“道在屎溺。”善乎立言!是故“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若必以庄雅之言求之,则几乎遗《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余览其章近馸弛滑稽之雄,卮言漫衍之为也。旧有叙,余读一过,亦不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岂嫌其丘里之言与?其叙以狲,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贤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是故撮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此类以为道道成耳。此其书直寓言者哉!彼以为大丹丹数也,东生西成,故西以为纪。披以为浊世不可以庄语也,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遭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谑笑虐以恣肆。笑谑不可以见世也,故流连比以明意。
      于是其言始参差而椒诡可观;谬悠荒唐,无端庄涘,而谈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役已。唐光禄既购是书,奇之,益俾好事者为之订校,秩其卷目梓之,凡二十卷数千万言有佘,面充叙于余。余维太史、漆园之意,道之所存,不欲尽废,况中虑者哉?故聊为辍其轶叙叙之。不欲其志之尽湮,而使后之人有览,得其意忘其言也。或曰:“此东野之语,非君子所志。以为史则非信,以为子则非伦,以言道则近诬。吾为吾子之辱。”余曰:“否,否!不然!子以为子之史皆信邪?子之子皆伦邪?子之子史皆中道邪?一有非信非伦,则子史之诬均。诬均则去此书非远。余何从而定之,故以大道观,皆非所宜有矣。以天地之大观,何所不有哉?故以披见非者,非也;以我见非者,非也。人非人之非者,非非人之非,人之非者,又与非者也。是故必兼存之后可。于是兼存焉。”而或者乃示以倌。属梓成,遵书冠之。
      时壬辰夏端四日也。


    IP属地:浙江2楼2013-07-25 18:05
    收起回复
      翻译:
      太史公司马迁说过:“天道恢恢,真是博大阿!比如人类的语言,如果微妙而符合正理,那也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 庄子说过:“道在屎溺。”这话说得太对拉!所以“大道怎么会消失呢?观点怎么会存在而不合理呢?”如果一定要用庄严高雅的文辞来研究的话,那么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几乎是不知道的。有人说是出自现在的潢何侯王的领地;有人说是出自八公神仙之类;有人说是王爷自己所创作。我读其中的内容,感觉豪放而幽默,诡异而飘逸。
      以前有篇序,我读过一遍,也不知道那序作者是谁,难道是民间众人的智慧结晶?那篇序说孙悟空是心猿,比喻心神,白龙马是意马,比喻意识。八戒,是要戒除八种不良,比喻肝气,属木。沙是流沙,比喻肾气,属水。三藏,是藏神、藏声、藏气的三藏,比喻身心之主。妖魔,比喻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的障碍。所以,魔由心生,也用心摄。所以用摄心来摄魔,用摄魔来返还理。返还理从而归于太极本体,到那时就心无可摄了。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描述悟成大道的。这些就是书中所要寓言的阿!那篇序认为在金丹大道里,东方主生,西方主成,所以以西方为目标。
      那篇序还认为西游记作者身处浊世就不能用庄严的语言来说明道理,所以用看似荒诞虚假的故事来吸引世人,但荒诞虚假是不能用来教化人的,所以又加了很多微妙的话来契合道理。大道的真理不能入俗,所以书中寓于戏虐游戏之笔,但只有戏虐很难让人发现其中的深意,所以又加了很多明示。
      于是,书中的文笔就有很大的分别,有的荒诞,毫无端庄,而有的微妙合道,体现出作者超脱傲世的心意。真是很难弄明白啊。唐光禄买到此书,认为是奇书,就让“好事者”校订,排好目录刻板,共有二十卷数千万字,找我写序。
      我想老子和庄子这样出世的高人都要写书,他们是不想让大道的道理荒废阿,那何况我这样的俗人呢?所以我把我看到的旧序里的简要内容来作为序吧。不想作者的苦心都白费,而要能够让后人知道,不要执着于表面情节,而要懂得作者的深意。
      有人说:“这本书只不过是戏虐的故事,根本不是君子大义。如果当作历史来读则不可信,当作思想来读则不正经,当作揭示大道来读则太玄,你现在要为这本书作序,我为你感到不值阿。”我说:“你错了。你以为你读的正史都可信吗?你读的思想都是真理吗?一旦有不可信或者不正经的,就以历史或思想的角度来驳斥。但是你的驳斥其实和你驳斥的这本书差不多。我是怎么下这个结论的呢?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什么历史观点、思想理论,都是偏颇的。以天地之大来看,有什么观点理论不能存在呢?所以以每个人的个人角度出发而反对的观点,都是不对的。就像有人批评别人的过错,其实他根本没资格批评别人的过错,因为别人的过错也正是他的过错。所以一定要用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对待这本书。”于是这本书就保存了下来。后来把我这段话给刻板的人看,嘱咐他刻成之后,放在前面当序。


      IP属地:浙江3楼2013-07-25 18:05
      收起回复
        这个得顶


        IP属地:江苏4楼2013-07-25 18:11
        回复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7-25 18:33
          回复
            顶墨石兄!


            7楼2013-07-25 20:18
            回复
              顶!辛苦!


              8楼2013-07-25 22:10
              回复
                这也能置顶。看来和吧主搞好关系真是舒服啊。多谢了阿,眼兄,梨兄!


                IP属地:浙江9楼2013-07-25 22:32
                收起回复
                  主体还是金丹大道呀。


                  10楼2013-07-26 10:38
                  收起回复
                    无非是后人对该书的理解而已。


                    11楼2013-07-26 16:23
                    收起回复
                      这个必须得顶


                      IP属地:辽宁12楼2013-07-26 17:24
                      回复
                        他老人家之序,颇得淡定之情怀也……


                        IP属地:山东13楼2013-07-27 08:32
                        收起回复
                          黄帝龙,云飞柳。墨石兄的帖子可谓深水炸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7-27 15:31
                          收起回复
                            还有俺老猴的,堪称深井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7-28 0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