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青吧 关注:201贴子:2,095
  • 7回复贴,共1

为时代歌唱 访阎肃、张继钢、印青三位艺术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那么艺术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动反映,是人民精神家园中一朵亮丽奇葩。
词作家阎肃、舞蹈家张继钢、作曲家印青 3位蜚声中外的艺术家,多年来以其一首首久经传唱的歌词,一幕幕恢弘磅礴的歌舞,一曲曲激情飞扬的旋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1楼2013-09-04 11:21回复

    阎肃:写东西是给老百姓看的,角度要站对
    81岁的阎肃自称“80后”,虽然岁数大了,但始终有颗年轻的、和时代同步的心,国家有大事,脑子里总是想:“哎,我要跟上它!”
    阎肃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先后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江姐》、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说唱脸谱》等。
    对十七届六中全会,阎肃感受最深的是一个字:魂。
    “党魂、国魂、军魂、民魂 现在追求娱乐至死,要命的是没有魂。”阎肃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办了多少台晚会,上映了多少部影片,出版了多少本书,而要问问魂哪去了?我们有光荣的传统,有好的队伍,但我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
    阎肃记得,新中国成立前,重庆电台里放的是“玫瑰玫瑰我爱你”“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而响彻延安的,则是《二月里来》《兄妹开荒》《黄河大合唱》。健康、进步、向上、阳光的歌曲让人耳目一新,让人热血沸腾,让人精神抖擞。
    “无数青年学子正是唱着共产党的歌曲,打败了 甜蜜蜜 的国民党,他们的枪杆子都是软的。”阎肃认为这就是进步文化的魅力,是主旋律的魅力,“它永远是人心所向,永远是时代的强音。”
    而对于主旋律,阎肃的理解是:绝不是空洞的、教条式的理论,而要富有真情,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艺工作者的希望。
    那么真情,又在哪里?
    “在人民群众之中。”阎肃不假思索地说,“文艺作品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没有什么脸红不脸红的,美国人也是为资本主义服务;写东西是给老百姓看的,角度要站对。”
    1991年,阎肃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
    其时,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70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们党为什么能面对风云不变色?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阵阵激情在阎肃胸中风云般涌动,深情的歌声跨越时空奔涌而至:“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跃一路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走过黑夜是黎明 ”
    写了一辈子的词,阎肃说,没有一句是自己坐在屋里编出来的。
    阎肃印象最深、最难忘的,是1964年首次西藏采风。
    “有天晚上在唐古拉山口兵站留宿,土坯房,没暖气,裹了4张床垫、5条军被,还是觉得像光着身子躺在雪地里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一个红脸蛋小战士端来一盆飘着冰碴的水,让阎肃洗脸。
    “来多久了?”阎肃随口问。
    “两年多了。”小战士答。
    阎肃一下子怔住:小战士还不到20岁,一张娃娃脸上满是因高原反应而起的紫斑,眼睛因为雪盲症又红又肿。
    “你是英雄,是真英雄!”立正站好,阎肃端端正正地向小战士敬了一个军礼。
    多年以来,小战士的形象时常在阎肃脑海里浮现。后来写《长城长》和《军营男子汉》,阎肃说里面都有小战士的影子,但他仍觉得这首歌始终没写好。
    “他身上体现出一种中华民族的魂!你说说,什么样的词才配得上我们的民族魂呢?”阎肃反问。


    2楼2013-09-04 11:23
    回复

      张继钢:我的内心始终洋溢着一种声音,为祖国歌唱
      采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张继钢,他很少和你对视:微皱眉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仿佛在空旷的大地上冥思。
      美轮美奂的舞蹈《千手观音》、风靡全球的杂技《顶碗》、震撼世界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堪称共和国史诗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近年来,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经典作品,张继钢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张继钢说,北京奥运会期间,对自己所负责的任务,从每一件服装到每一件道具,从设计到制作,几乎到了苛求的地步。
      开幕式上的“活字模”节目,演出前有一次在军营里试演,淅沥的小雨中,因为道具质量不过关,举起来后放不下,放下后又举不起来。
      “如果2008年世人看到这个样子,中国人的形象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是在军营里讲话,在军营里,我们的任务就是为祖国站岗!”平时慢声细语的张继钢,忍不住发了火。
      当晚,“活字模”的设计者嚎啕大哭。
      一个多月后,当设计者拿出新的产品,张继钢看了后欣慰地说:“即便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水平,也不过如此!”
      “当一个艺术家为祖国的艺术站岗的时候,那种责任和使命,那种全局意识,会让你觉得,你已经不是自己,而是中国!”张继钢说。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张继钢以《文化的力量》为题到外交部作报告。报告结束后,一名听众激动地拉着他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有几十亿人看,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你做了我们许多大使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张继钢说,一个充满大地情怀的艺术家,不可能不对自己的祖国充满热爱;而一个浸透深情的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祖国的时候,不可能不苦苦寻求艺术表现的高贵。
      2009年,新中国迎来60华诞,张继钢受命出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总导演。
      那些日子里,张继钢常常伫立在人民大会堂的柱廊下。之前他多次来到这里,由他导演的大型晚会也曾多次在这里上演。但是,这次不同。这是继1964年共和国第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推出45年后,属于今天的、一部崭新的共和国史诗。
      “如果我们没有贡献最大的努力,如果没有将才华尽情燃放,那就是对祖国不负责任,就是艺术上最大的玩忽职守。”第一次全体编创人员会议上,张继钢挥笔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句话:永远盯着《东方红》,永远盯着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盯着《东方红》去超越,盯着发达国家给自己过生日,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张继钢说,“当这样一个文化工程,交给我们去完成的时候,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和态度去塑造、创造中国的形象?”
      2009年9月30日晚8时,《复兴之路》揭开神秘面纱,多个电视频道向全球直播。
      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 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169年历史,浓缩成一帧帧充满仪式感的舞台叙述,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灵。
      《复兴之路》演出后,张继钢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正在歌唱》的体会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的内心始终洋溢着一种声音,那就是:为祖国歌唱。”
      行走在艺术的世界里,张继钢永远思考着他的祖国。


      3楼2013-09-04 11:24
      回复
        向真正的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个时代需要好的艺术作品和有良心的艺术大家


        5楼2013-09-14 01: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