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棋吧 关注:52贴子:5,077
  • 3回复贴,共1

转贴有关黄龙士与“吴清源定式”之关系之说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代三大棋圣全谱的序(节录)
少年吴清源刚到日本时,在“大手合”比赛中曾经试用过⊥个新手,即对手向你的小目小飞挂、然后托角、虎,按定式你应长一手,但吴清源从下面打,让对方从上面反打。这个定式很著名,因为当时曾受到本因坊秀哉名人的严厉批评,棋界的评价也普遍不高。但是吴清源不理会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压力,仍坚持这么走。经过二十余年的漫长岁月,这个定式才得以“平反”,受到广泛的好评,普通的小目小飞挂托角定式,甚至一度从棋盘上不见了踪影。那么这个新手是吴清源发明的吗?吴清源曾说∶“这个定式不是我发明的,而是一个古老的定式。”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这个定式可能是吴清源从日本《定式大全》上找来的,因为当时中国正施行座子′围棋,怎么会有小目定式呢?后来我们在棋圣黄龙士的让子局中也看到了这个定式,才知道原来早在清康熙年间,黄龙士首先发明了这个定式。吴清源推陈出新,显然是从黄龙士那里“批发”来的。再举一个例子,李昌镐写过一本书《新手新型新定式》,书中他列举了一个他实战走出的新手,并且举了三十几个图例,讲解可谓详尽。这个新手叙述起来较麻烦,这里就不赘述了。后来我们打吴清源的谱,发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吴清源就走出过这个“新手”。再后来我们又打棋圣范西屏的让子局,又发现早在清乾隆年间,范西屏也走出过这个“新手”。看着三代大国手都在实战中走出同一“新手”,而有人还说这是他的创新云云,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主任
刘思明
2008年3月27日
链接: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33639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4-01-17 16:11回复
    方圆群英志(节录)
    关于黄龙士的现代棋感,有一个例子可以做很好的注解。
      在一局黄龙士对苏揆之让二子的对局中,黄龙士在空角上有意识地占住了小目——其实在黄龙士的让子棋中,已经很明显能感觉到黄龙士很清晰地思考过空角上各点落子后的效果,并明确地认定了小目一点在占角上的优势。
      然后的进程中,对手对这个小目进行了小飞挂角,黄龙士立刻选用拆二守角,对手也立刻拆二生根。这几步棋,几乎就是典型的道策时代日本御城棋下法,让人恍惚间感受不到半点中国古棋风范。
      随后,精彩的部分来了——
      黑方突然三三靠攻击黄龙士的小目一子,黄龙士当然立刻下扳反击。黑棋也立刻上扳继续攻击,至此双方招法都与现代应对没有多大差别。但随后黄龙士却没有按照普通下法顺势长守边,而是继续在角部下出一招扳打!
      这一招扳打,以及随后的白棋守角,黑棋取外势的变化,在现代定式中被称作“吴清源定式”。
     想必您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当年吴清源从中国前往日本学棋,在正式比赛中便有过违背日本传统定式下出这一招扳打的棋局。当时日本棋界视定式为金科玉律,不可做丝毫更改,于是自然对吴清源这一招大加批评,其中尤其以彼时的“不败名人”本因坊秀哉批评得最为激烈。过了二十多年之后,日本围棋才终于承认这 招扳打是一招好棋,完全可下,并且让这个定式以吴清源之名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但是,其实这个“吴清源定式”并不是吴清源原创的,而是几百年前还在下座子棋的黄龙士所创的一个“小目定式”!
      可见,如果让黄龙士到现代来,给他点时间适应适应现在的围棋规则,他必定仍然是一个一等一的高手!
    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no05-263973-20.shtml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14-01-17 16:12
    回复
      好文,待会去找找这俩古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20 11:11
      回复
        经常的文章,感谢楼主奉献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4-25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