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牛乐乐吧 关注:94贴子:1,309
  • 12回复贴,共1

【福牛乐乐】福牛乐乐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福牛乐乐镇楼


1楼2015-05-01 22:12回复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吉祥物是福牛乐乐。
    与福娃一样,设计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
    2006年8月28日,国际残奥委会审核批准了“福牛乐乐”成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
    2006年9月6日,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倒计时两周年的日子,北京残奥会吉祥物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隆重发布。


    2楼2015-05-01 22:13
    回复
      中文名:福牛乐乐
      设计者:吴冠英
      设计者职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批准时间:2006年8月28日
      代表意义: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
      代表精神:顽强、乐观与默默无闻等
      发布地点:八达岭长城


      3楼2015-05-01 22:14
      回复
        简介:
         选福牛并取名乐乐是因为牛代表着顽强、乐观与默默无闻的精神,同时也有祥和、风调雨顺的象征。这些吉祥物的设计让人震惊!它代表了奥运旗里的白色(旗帜底色)。
          “福牛乐乐”是中国奉献给残奥会和世界的友好形象大使,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诠释着丰富的奥林匹克精神,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残奥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完美契合。


        4楼2015-05-01 22:15
        回复
          创作历程:
          残奥会吉祥物设计的征集工作开始于2004年8月5日,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征集同步。2004年12月1日17时30分,征集活动截稿。在此期间,负责征集工作的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成了最繁忙的地方,咨询电话、邮寄信件、电子邮件不断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有效作品87件。
            2005年11月11日,孕育“福娃”的艰苦工作完成,残奥会吉祥物的评审修改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同年12月30日,87件作品被呈现在由专家、学者、残疾人艺术家、残疾人代表等各方人士组成的评委会面前。这些作品中既有以动物为蓝本创作的形象,也有以中国神话中的神兽或人物为原型的设计。经过评审,美猴王、哪吒两个神话人物形象和白鳍豚三件作品引起了评委们的注意。
            评委会初次确定的这三个形象,基本确定了残奥会吉祥物创作修改的方向,然而,最终究竟是神话人物战胜珍稀动物,还是珍稀动物更受宠爱,或者二者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所有这些答案都将随着修改工作的进行而浮出水面。
            随着三件作品的确定,专家修改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然而意想不到的难题却将另一个形象推到桌面。
            电视剧《西游记》和动画片《大闹天宫》让美猴王的形象深受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而哪吒的故事也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可以说,在认识度和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上,这两个形象“代言”北京残奥会都有着极大优势。而白鳍豚以其濒危物种的身份和精灵可爱的形态也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支持。然而,随着修改工作的深入,这三个形象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5楼2015-05-01 22:21
          回复
            福牛乐乐运动分项造型
            首先加入修改工作的是“福娃”的主要设计修改者,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之后,韩先生将修改创作工作委托给了参与“福娃”设计修改工作的另一位主创人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吴冠英先生继续进行修改工作。
              随着修改工作和评审工作的不断深入,哪吒因为形象上的原因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修改,而另一形象美猴王却因为形象、精神内涵上等综合原因早早地退出了“角逐”。评委会发现,由于中国民间存在的美猴王形象不计其数,设计上很难有大的突破;而且美猴王是一个极具个性,具有一定反叛性格的形象,这与北京残奥会所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以及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主创人员2006年5月份提交的创作方案中,美猴王的形象被另一种动物——牛所取代。
              在此次提交的方案中,哪吒和白鳍豚得以保留,但都作了很大修改,但是这两个得以保留的方案也在最终的角逐中输给了新加入的牛。专家组对这一轮的修改方案进行讨论时发现,虽然经过修改,“哪吒”在造型上有了很大改进,但典型性不够,而且国外对这位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了解不多,缺乏代表性,其性格中少许的叛逆性也促使其退出了竞争。而白鳍豚虽然是我国“国宝级”的濒危野生动物,既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在推动动物保护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白鳍豚及类似的形象近年来多次被一些重要的运动会和节日作为吉祥物使用过。因此,以白鳍豚为吉祥物很难与这些已经存在并注册的吉祥物形象进行区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
              此时,所有参与评审的专家、代表便将目光投向了在87件应征作品中都没有出现过的牛身上。
              修改工作开始之后,主创人员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难题,而评审委员会此时也决定跳出原先三件作品的局限,寻找另外的创作方向。经过众多评委、专家和残疾人艺术家们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评委会决定将吴冠英今年5月提交的设计方案中出现的牛的形象作为创作修改方向。
              刚开始呈现在评委会眼前的小牛并不活泼可爱,甚至还有点死板。然而,牛身上所具有的与残奥会理念不谋而合的特质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残奥会吉祥物评委王涛回忆第一次看到这个形象时说:“牛本不在最初三个方案中,但当这个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时,我觉得终于看到了可以体现残奥会精神的代表形象。”
              众所周知,从2000年悉尼残奥会开始,历届残奥会的吉祥物几乎都选择了当地最有特色的动物作为吉祥物创作原型,评审组在反复讨论后认为,牛这种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动物恰巧能反映出残疾人是我们共同大家庭里平等、普通的一员。牛大众化的形象更契合残疾人的现状,也反映他们要融入社会的愿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牛的形象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残奥会的理念。


            6楼2015-05-01 22:22
            回复
              牛的形象创作灵感来自古老的农耕文明,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朋友,牛,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牛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牛与残奥会理念的契合让评委会的专家和主创人员为之振奋。将这种契合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又成了专家们接下来的工作。2006年8月,一只可爱的小牛“诞生”,他的名字叫“福牛乐乐”。
                2006年6月30日,以牛为原型的设计方案在北京奥组委第68次执委会上审议并原则通过。这一形象的创作修改工作也继续展开。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思路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相同,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怎样展现中国特色与现代感的融合,成为创作初期的讨论焦点。为了突出中国特色,最初的设计方案吸收了剪纸、年画、版画、木刻等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但设计出来的小牛民族性有余,世界性却不足。
                让原本有些死板的设计变得活泼可爱并赋予它精神内涵,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在具体的修改过程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小牛的眼睛是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小牛的鼻孔怎么翻,要不要有下巴?这些细节都关系到小牛的设计是否简洁、具有代表性,能否体现中国文化。创作修改过程凝聚着方方面面的智慧,靳尚谊、常沙娜、韩美林等著名艺术家为创作修改工作贡献了宝贵的意见:缩小鼻孔,体现美观;将尾巴末端设计成圆球,突出可爱;调整眼睛的高光点,体现眼神的坚毅与自信……
                综合多方意见,吴冠英调整了设计思路,决定采用中国民间的年画、版画表现手法,结合现代卡通造型的特点,将传统民族风格、大众情趣与时代气息完美地结合起来。版画线条和年画色彩的巧妙运用,与残奥会会徽的色彩系统相互呼应,使得小牛的整体造型亮丽而不失含蓄;过渡色的使用更加深了视觉的层次感,卡通画元素的融入也增加了小牛的现代感。
                在小牛的形象设计中,最具中国特色的要数头上的“旋儿”。在吴冠英厚厚的几本原稿画册中,侧面、正面、跳跃、奔跑、开心、憨厚、调皮……旁边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修改意见。指着小牛额头上的“旋儿”,吴冠英兴致勃勃地说,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旋儿”是中国民间动物绘画的普遍特征,是版画风格的表现之一,加上“旋儿”的小牛确实平添了几分聪明和俏皮。
                这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版画和年画的技法,头上的这个“旋儿”不仅体现了中国风格,更使小家伙“牛劲十足”,聪明、可爱的特质表露无遗。这个“旋”还有着另外一层含义,它形似蒲公英,而蒲公英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坚毅品格,又使它在无数的文学作品中成为残疾人的象征。
                小牛简洁明快的设计方案还给他带来了另外的好处,即宜于绒毛、塑料等多种材质的开发,适合体育项目造型与残奥会纪念品的搭配组合,吉祥物纪念品可使用单一材质制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结合形象特点进行组合制作。此时,这个小家伙已经具备了让人喜爱的特质,并为走进千家万户做好了准备。


              7楼2015-05-01 22:23
              回复
                北京残奥会赛场上加油助威的福牛乐乐
                有了完美的形象当然还得有一个叫得响的名字。然而小家伙有了漂亮的外表就犯起了“牛脾气”,给他起名字还真费了不少周折。北京奥组委为此邀请了很多残疾人艺术家、残疾人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我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以及广告界的精英们也纷纷献计献策。首先,大家都认为应该用一个叠音为小牛命名,因为“福娃”的名字就是叠音,残奥会的也用叠音,能够更有亲切感,更易被儿童和各方面接受。其次,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叠音,而不在它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就会出现太多重名,尤其是与一些儿童食品、饮料和玩具的品牌名称重名。大家一致认为就像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福娃贝贝”那样采用叠音前加定语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查重率,且容易上口。于是,“福牛乐乐”、“祥牛乐乐”、“大牛强强”等带有吉祥含义的名字涌现出来。
                  在仔细推敲了大量候选名字的中英文发音和意义后,“福牛乐乐”,及其汉语拼音“Fu Niu Lele”高票当选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的中文和英文名字。这个名字不仅在查重率上符合标准,而且在他与“福娃”的关联更容易体现出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由同一个组委会筹办,符合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要求。


                8楼2015-05-01 22:25
                回复
                  特点


                  9楼2015-05-12 11:05
                  回复
                    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具有以下特点:
                      (一)诠释出丰富的北京残奥会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
                      牛,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牛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 “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
                      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残奥会更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并将这种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做生活的强者,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力量。
                      (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
                      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田园牧歌是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礼赞,牛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自然、舒缓、诗意的田园生活中,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与希望。


                    10楼2015-05-12 11:06
                    回复
                      赞誉


                      12楼2015-05-12 11:07
                      回复
                        福牛乐乐勤恳坚韧的“牛”诠释了北京残奥会的理念
                          负责残奥会吉祥物征集活动的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介绍,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福牛乐乐”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他说,这个形象诠释出丰富的北京残奥会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牛”扎实、勤恳、坚韧、永不言败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相契合。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兼理事长汤小泉也对这个形象赞不绝口。她认为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田园牧歌是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礼赞,牛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描绘自然、舒缓、诗意的田园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与希望。
                          轮椅摄影艺术家王涛作为残疾人代表,参与了残奥会吉祥物评选、修改的许多重要过程,对这个形象爱不释手。他说,朴实、乐观、勤奋的“福牛乐乐”形象,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残奥会更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并将这种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做生活的强者,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力量。
                          2006年8月28日,国际残奥委会审核批准了“福牛乐乐”成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形象景观专家对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它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残奥会理念,具有较强亲和力,一定会被全世界人民认可和喜爱。
                          国际残奥委会曾提出要求:残奥会吉祥物的形象、名称必须完整;与残奥会的色彩系统必须有天然的联系;体现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联系。为实现“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目标,在创作思路、数量和风格上,“福牛”鲜明区别于“福娃”。在中国特色和中英文名字的应用上,两者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福牛”与“福娃”既相得益彰,又各有特色。


                        13楼2015-05-12 11:08
                        回复
                          各界人士热评福牛乐乐


                          14楼2015-05-12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