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吧 关注:433,042贴子:884,190
  • 14回复贴,共1

2013年最佳宇宙美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图随便找的
每到每年的年底,著名天文博客Bad Astronomy的博主菲尔·普赖特(Phil Plait)就会从过去一整年的天文和太空图片中精心筛选出十几二十张,来代表这一年来人类在天文及航天探索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下就是2013年,他的天文图片盘点。


1楼2016-11-02 13:45回复
    (文/Phil Plait)我爱天文。部分原因在于,天文会带来种种奇观,让人深感敬畏,使我们了解宇宙以及自身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当然,天空中也有大美。从我们最近的邻居到最遥远的星系,宇宙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奇观。每一年,我都会选出我最喜欢的照片,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激荡你的大脑。从中只能挑出少数照片,总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我希望这些照片能够让你感受到它们带给我的那种感觉。
    恒星“蜂巢”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NASA/ESA
    球状星团是我最喜欢的天体之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颗恒星,在彼此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球形。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球状星团中的所有恒星都是同时诞生的,因此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恒星如何衰老的天然实验室。这张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M15,展现了这些恒星的色彩斑斓,也展现了它们能够聚集得多么紧凑——这个直径仅有200光年的球状星团里包含着10万颗恒星。M15位于飞马座中,相当明亮,在小望远镜里很容易看见。我还记得小时候,有许多个冬天的夜晚,我就透过自己的望远镜盯着它看。不过,在小望远镜里,它看起来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2楼2016-11-02 13:47
    回复
      一个邻近星系的超级深空照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Rolf Olsen
      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之间的界线,近年来一直在缩小,现在已经小到几乎不存在了。罗尔夫·奥尔森(Rolf Olsen)就是新西兰的一位“业余”天文学家,他用一台口径25厘米的反射镜拍摄南半球的天空,拍出的照片效果令人震叹。这张邻近星系半人马A的照片,就是他花了43个夜晚,曝光了惊人的120个小时之后,叠加处理的结果。这个星系本身就是一团糟,遭受过与其他星系的多次碰撞,内部乱成一团。横贯星系中央的暗带、包围在它周围的巨型物质壳,以及星系中央黑洞喷涌而出的气体喷流(从左上到右下,隐约可见),全都是这个星系纷乱的过去留下的结果。


      3楼2016-11-02 13:47
      回复
        火星“拿铁”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ESA/G. Neukum (Freie Universitaet, Berlin)/Bill Dunford
        “火星快车”绕着太阳系的第4颗岩石行星已经转了10年,完成过成千上万次观测。比尔·邓福德(Bill Dunford)收集了大量这样的照片,拼出了这幅火星南极的图片。这跟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景象可不太一样。图片上显示为红色的,实际上是近红外光,对于我们来说是看不见的,但“火星快车”上的相机却能够轻易拍到。火星南极被上千米厚的水冰覆盖,水冰之上则是一层几米厚的二氧化碳干冰。再加上时刻不停在火星的寒风中飘扬的铁锈尘埃,便创造出了这幅图案——更像是你在咖啡店里点的拿铁,而非另一颗星球上寒冷而偏远的地表。


        4楼2016-11-02 13:48
        回复
          暗夜骑士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2013年4月24日,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入轨23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它的生日,空间望远镜科学院的伙计们放出了这张马头星云的照片。这个星云如此得名,原因显而易见。它位于猎户座的腰带附近,是一团恒星正在其间形成的尘埃气体云。在可见光中,马头星云看上去是黑暗的,在背后粉红色的发光气体云前遮出了一小团剪影。而在红外波段,就像这张照片显示的,尘埃变得可见了,优雅的云浪包裹在刚刚诞生的婴儿恒星周围。趁着现在再多看一眼吧:再过几百万年,马头星云就会烟消云散,被附近精力旺盛的猎户座σ恒星系统发出的强光吹蚀得一干二净


          5楼2016-11-02 13:49
          回复
            俯瞰土星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NASA/JPL/Space Science Institute/Gordan Ugarkovic
            你知道NASA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拍摄的所有照片都是公开的吗?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原始图片库,用这些素材创作出他们自己的图片。戈丹·乌加尔科维奇(Gordan Ugarkovic)是一位软件开发人员,但在处理这些照片就就成了一位天才的艺术家。这幅从土星北极上方俯瞰土星全貌的图片,就是由他拼接创作而成的,充分体现了他的天才所在。这幅图片由三四十张不同的照片拼合而成,以近似真实的色彩展现了惊人的细节。你可以看见六边形的北极涡旋,北半球巨型风暴的遗迹,当然还有土星壮观的光环、环缝及所有的一切。别犹豫,快把这张图片设成你新的电脑桌面吧。


            6楼2016-11-02 13:50
            回复
              愚蠢的人类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NASA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能量相当于1000颗原子弹。火山爆发以每秒超过100万吨的速度抛出岩石和灰烬,导致大约16000人死亡。这场灾难毁灭性十足,以至于它成了活火山恐怖形象的标志。
              1934年之后,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 Hadfield)从这座沉睡的怪物上方约300千米的地方,拍到了这张照片。你可以看到,这座火山就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以东9千米处。那不勒斯的人口超过300万,使得维苏威火山成为地球上最危险的火山之一。我对火山非常痴迷,也特别喜欢从轨道上拍摄的火山照片。但看着这张照片,知道这座火山平均每几十年就要喷发一次,我还是很迷惑: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9楼2016-11-02 13:54
              回复
                彗星年,第二幕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Damian Peach
                今年的第二颗彗星,无疑是艾森。或许它已经在绕过太阳的时候解体了——说实话,任何彗星在这种境况下能够存活下来都堪称奇迹——但是,在靠近太阳的途中,它是一颗完美的彗星样本。这张照片是达米安·皮驰(Damian Peach)在2013年11月13日拍摄的,当时它距离瓦解已经时日无多。彗星的尾巴延伸达上千万千米,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使这条尾巴长出了“毛刺”,掩盖住了它最终的命运:在绕过太阳时瓦解成一团不断扩散的尘埃云。


                10楼2016-11-02 13:55
                回复
                  遥望土星背影
                  点击查看大图。图片来源:NASA/JPL/Space Science Institute
                  2013年7月19日,“卡西尼”探测器运行到了土星背后,来自遥远太阳的光芒被这颗巨行星遮挡住了。在这段长达4小时的阴影之旅中,“卡西尼”使用不同的滤镜,拍摄了几十张照片,涵盖了整颗行星、卫星及光环,甚至还拍到了背景里的星星。这些照片拼接合成之后,就得到了这张让人目瞪口呆的图片。你必须打开高达9000x3500像素的原图看看,只有在全尺寸的图片上,你才能看到所有的细节——包括土星右侧偏下方的那个淡蓝色的小小光点,那是我们所在的地球。从14亿千米以外遥望地球,我们这颗星球变成了夜空中的一个光点,尘世间的纷繁与喧闹、担忧与希望、刻骨铭心的爱与不共戴天的恨、战争与和平,全都浓缩在这几个像素之中,可谓真正的“一沙一世界”。宇宙是广袤的、冰冷的、遥远的,但它的美丽是与生俱来的。享受这种美丽,哪怕我们看起来是如此微不足道,这正是我们能够欣赏宇宙的方式。


                  12楼2016-11-02 13:56
                  回复
                    原文见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801/


                    13楼2016-11-02 13:57
                    回复
                      镇楼图不是魔法少女宣传的海报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29 20:50
                      收起回复
                        你的名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2-25 22:38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3-26 01:24
                          回复
                            拿图,超级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8-11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