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吧 关注:147,507贴子:3,451,417

业余男选手,实现马拉松国家一级(2小时34分00秒)究竟有多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上海1楼2017-03-30 14:03回复
    最近在贴吧中看到有吧友问自己有无实现国家一级的可能,我比较有兴趣,于是希望开个贴分析一下关于业余选手跑进一级的难度和可能性。
    随着近年来跑步运动在全国的兴起,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跑马大军中来,随着年龄、跑龄、身体素质的不同,业余选手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大量4小时,5小时的新人,也有已经突破2小时34分(国家一级)的高手,那么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全职训练,实现2小时34分究竟有多难?我们不妨做如下分析。
    在如今的中国范围内大型马拉松赛中,往往有超过1万人参加全程马拉松这个项目,除去特邀选手,专业选手外,基本上像北马、上马,包括2017年的无锡马拉松,跑进3小时30分的选手数量,在1000-2000位,而且这个数字有迅速增加的势头;同样,跑进3小时的人数也在150人以上,今年的无锡马拉松达到了252人(男选手),除去专业选手,依然有230人左右的业余选手跑进了3小时,比以往多出好几倍(以往除了北京,上海,厦门等金标赛事,进3的都不足100人)。但2小时50分,2小时40分以内的人数,并没有明显上升,说明310,300等前些年被认为算高手的门槛,已经逐渐大众化,这些成绩只要肯花时间,好多人都可以达到的。而跑进2小时50分,甚至2小时40分,则需要较为科学系统的训练了。


    IP属地:上海4楼2017-03-30 14:05
    收起回复
      话入正题,那么对于2小时34分这个关口,难度远大于所谓的250,240,究竟有多难?我可以举个例子,2小时34分0秒跑完42.195公里,相当于每公里3分39秒,每5公里18分15秒,每10公里36分30秒。大家不妨看看自己学生时代的体测,有多少人1000米测试能跑进3分39秒?再看看自己大学时代的运动会,有多少人5000米能跑进18分15秒?我曾观察过上海市大学生中长跑的水平,得出的答案是:全市二十多所本科院校的在校生,除去体育生外,5000米能跑进18分15秒的学生,不超过10个!这个可以在以前每年11月在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阳光杯冬季长跑比赛中获知(那个比赛3.5公里)。在理工类院校的运动会上,5000米能跑进18分15秒,基本就是数一数二的水平,此类院校男生数量多,出现跑得快的选手机会更大;而对于如上海师范大学这样的女生较多的学校,可能5000米20分,都是学校长跑队不可或缺的主力了。
      既然339的配速,跑5公里都已经淘汰了99%的跑者,那么跑42.195公里,岂不是难于上青天了?这里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说明:
      马拉松跑者的耐力系数(马拉松成绩与万米成绩的比值)通常在4.5-4.7之间,业余选手在4.6-4.8之间,那么取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系数4.6,可以算出,马拉松2小时34分对应的万米成绩是33分29秒,用丹尼尔斯的VDOT计算器,算出万米需要33分19秒,这两个计算器相对是比较准确的。同样可以推算出乳酸转折点配速在3分28秒/公里,意味着需要具备以328配速跑1小时的能力。当然我们在乳酸门槛训练中,无需刻意去用328配速跑60分钟,我们可以采用“巡航间歇”的模式,比如5000米3组,每个17分20秒内,组间休息3分钟;这也需要我们的5000米能力不能太慢,比如至少不能慢于16分40秒等。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因为缺乏青训,多数都是上大学或者工作后开始跑步,速度能力都是软肋,但速度不好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希望练好了,毕竟马拉松是有氧为主的项目,对绝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高。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拉德克里夫,400米也就刚刚到1分的水平,但马拉松却能跑进2小时20分;还有些日本选手,1500米也就勉强进4分30秒的水平,马拉松却接近2小时20分。所以说业余选手不要担心自己的速度差,主抓有氧、混氧训练、平时结合非重点课后的多组数、小强度的核心训练,一样能获得很大的提高,除非你想向贝克勒,基普乔格看齐,那你赢了,400米确实要跑到52秒以内才有机会。


      IP属地:上海5楼2017-03-30 14:05
      收起回复
        就目前而言,国内业余圈内实现一级的选手仍是少数,甚至基本可以数出来。就拿我们上海跑圈的业余选手来说,现役能进234的共有4位(除去非洲留学生,还有个别在上海工作的日本人,因他们都是自己练自己的,和圈内人并无交流故排除在外)。这四位选手也有着四个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业余选手要跑出高水平必不可少的四点:
        1、 周其祥(代名词:刻苦)
        周大师目前的pb是2小时27分44秒,现在云南进行全职训练。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全职训练的选手和专业选手没啥两样,跑到这个成绩很正常。那么错了,其实周大师在2014年上马破234前,确实是一边工作一边训练的。大师为了实现一级,经常一天两练,一天三练,而且至少花1/3的时间用作辅助训练,保证自己的身体能承受越来越大的强度,很多业余选手就是不重视这些,当水平提高后,意味着训练强度的提高,如果关节、韧带的承受能力没上去就容易造成受伤。周大师在2013年前,也是一名24X,25X的选手,跑马拉松也经常后面崩溃,他经过刻苦训练,不断总结,终于成为了当今国内业余跑圈数一数二的高手。
        2、 马修(代名词:科学)
        马修的最好成绩是2016年在巴黎跑出的2小时29分11秒,他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可能和大多数同级别的业余选手都有差距,每次间歇跑经常和我们这些水平在240左右的选手一起,月跑量也经常只有400多,但他却一直在进步,主要是归功于科学的训练方式。他对自己的重复跑配速,间歇配速,乳酸门槛配速,马拉松配速,轻松跑配速,以及心率都掌控得炉火纯青,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对于不同时候该进行怎样的训练非常清楚。而且他每次比赛前对自己的成绩预测几乎都一分钟不差,就这样一名数据控加上专家级的理论知识,怎能跑不出好成绩呢?


        IP属地:上海6楼2017-03-30 14:06
        收起回复
          3、 陈龙(代名词:速度)
          龙哥目前最好成绩是今年无锡马拉松跑出的2小时29分41秒,而且他才跑步2年多,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不得不让人佩服。龙哥之所以进步神速,除了刻苦与高度自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生时代练过1500米,在青少年时期有着良好的速度基础,心肺功能、身体素质方面都会比一般人强,这样练起来提高速度会明显快于一般人,按他的话说,就是肌肉是有记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学生时代没练过的选手就跑不出这样的成绩,只要肯努力,打好基础,一样可以跑出高水平,只不过时间会长一些。另外从他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一点,如果志在跑出好成绩,趁早练,趁年轻时就要练,练得越早,天花板就越高。等到年纪大了,身体已经被岁月摧残过了,再训练起来,相对于年轻人真的会事倍功半。
          4、 李鹏(代名词:高效)
          李鹏(绰号:野人),是上海某211院校的体育教师,目前最好成绩是2小时33分10秒,也是今年无锡马拉松跑出的,要知道这成绩可是过年停训了一个月后跑出的,要不是停训,恐怕他也是跑进230的有力竞争者。他之所以能跑进一级,和他训练的高效有关,据他介绍,自己平时训练配速一般都在4分20秒/公里左右甚至更快,很少到4分30,430以下的配速更是几乎没有。在有氧训练中,一定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是有效训练,强度过低则只适用于放松恢复,对于训练来说则没啥效果。此外,我认为和其工作特点也有一定关系,体育老师经常与操场为伴,因此训练时间较多,业余选手成绩上不去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少,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导致训练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跑出好成绩,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跑步以及相关辅助训练上。
          综合上述,跑进一级难度不小,业余选手需要刻苦训练,科学训练,能早练尽量早练,肯花时间,如果能做到这四点,那么你的一级之路,就不远了。
          而对于女子选手,田协给的一级标准是3小时19分,个人认为比男子234简单太多,据研究发现,女选手的最大摄氧量,平均比男选手低11%-12%,最大摄氧量是反应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代表着运动表现。故实际女选手的用时,应该多于同级别男选手11%-12%,男选手的2小时34分,应该难度和女选手的2小时52分差不多,以上为个人见解。


          IP属地:上海7楼2017-03-30 14:06
          收起回复

            附上本菜鸟与文中四名一级选手合影


            IP属地:上海8楼2017-03-30 14:07
            收起回复
              相信你也会在几年内跑到一级。话说很多二三线城市,三小时以内就是数一数二的大神了,再快到250.240甚至一级就像金字塔顶尖,人数骤然减少,要是年轻时没怎么跑过步的话几乎不可能国一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30 14:28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3-30 14:34
                回复
                  3-5年时间楼主也会加入他们之中了。祝早日国一。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3-30 14:41
                  回复
                    真系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3-30 14:45
                    回复
                      仰慕,虽然对于咱们玩票性质的人来说这个高度已经不可能达到,但不妨碍咱们围观大神,哈哈。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3-30 14:56
                      收起回复
                        大神的世界只能仰望


                        IP属地:四川14楼2017-03-30 14:57
                        回复
                          每公里3.39,5公里肯定跑不到18分,5k18分,10k也不止36。这个递进是很大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30 15:06
                          回复
                            不同长度用加法就简单多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3-30 15:07
                            回复
                              仰望大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3-30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