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吧 关注:2,942,164贴子:44,677,010

【辟谣】这些关于食品药品的网络谣言你见过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01-23 15:49回复
    一、食用农产品类
    (一)水果类
    1.桃农为保鲜给桃子喷防腐剂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名男子往成箱的桃子上喷洒液体,拍摄者称:“山东临沂的桃,拉往沈阳去卖,吃桃应注意,这打的全是防腐剂!你看,正往桃上打药呢!”
    【谣言认定】视频中实际为喷水降温。临沂市蒙阴县人民法院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判处造谣者王某国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2.无良商贩给荔枝喷盐酸保鲜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一些无良商贩为扮靓水果、延长保存期,竟用盐酸喷荔枝,还有人用硫酸、甲醛等化学试剂处理荔枝。
    【谣言认定】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张玉萍表示,如果用二氧化硫或盐酸等处理荔枝,会有刺激性气味,也很容易引起果肉变质,这种所谓的保鲜方法根本不可取,对商贩来说得不偿失,这些传言多为谣言。
    3.药水泡荔枝食用后容易引起发烧,甚至引发手足口病
    【谣言内容】某幼儿园一小朋友吃了荔枝后开始发高烧,后来带去看中医。医生说现在的荔枝几乎都用有弱腐蚀性的药水浸泡,吃了容易引起发烧,甚至引发手足口病。
    【谣言认定】湖北省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邹典定表示,手足口病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以消化道、呼吸道和人群密切接触等传播途径为主,与吃荔枝没有直接关系。
    4.为延长香蕉保质期,香蕉浸泡甲醛保鲜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工人将香蕉在乳白色的液体中浸泡后再进行包装等后续工作,有网友说不明液体是甲醛。
    【谣言认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王明月表示,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是国际公认低毒杀菌、降解速度快,经主管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保鲜中使用的保鲜剂,并且也制定了推荐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
    5.不良商贩用注射器给西瓜注射增红、增甜的添加剂
    【谣言内容】黑心商贩对未成熟的西瓜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打针西瓜”瓜瓤呈红色,汁液也很“丰富”,但没有西瓜味。所用添加剂破坏肝脏、肾脏的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通过实验证明,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是不可能实现的。
    6.西瓜放置400天不坏,马未都称西瓜喷了防腐剂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知名艺人马未都现场切开一个存放400多天但未腐烂的西瓜,便称是喷了防腐剂。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首先,该西瓜表面没有外伤,不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的侵扰,短时间内不会腐败;其次,西瓜表皮在呼吸过程中水分会流失,当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难以存活繁殖,也就不会腐败。
    7.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
    【谣言内容】一段水果商贩和果农对话的视频中,两人讨论无籽葡萄的由来,果农称是因“蘸了避孕药”。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人类避孕药对植物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8.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吃了会中毒
    【谣言内容】葡萄上的白霜一定要洗干净,这可是农药,吃了会中毒。
    【谣言认定】葡萄上的白霜是自身分泌出来的糖醇类物质,俗称果粉,无毒无害。李子、蓝莓等水果的表面也都有。
    9.草莓籽是红色的,是因为被打过染色剂
    【谣言内容】一篇如何鉴别草莓变色催熟的文章说:如果草莓籽是红色的,便是用了染色剂。
    【谣言认定】宁波市农科院研究草莓引种的专家指出,草莓籽变红内部原因是品种关系,而外部原因则是成熟度、光照的影响。草莓打过染色剂的话,草莓籽会变红,但是红籽的草莓并不一定打过染色剂。
    10.草莓可“毒死”蜂群,吃草莓等于自杀
    【谣言内容】一名蜂农控诉草莓采摘园为防虫害,在采摘季节中“每隔一两天”就会在夜间喷农药,使自己的蜜蜂被毒死,进而警告人们“吃草莓等于慢性自杀”。
    【谣言认定】育种专家冷如新表示,种植户不可能频繁打药,即使使用杀菌类药剂也会把蜂箱搬出去,不可能把蜜蜂毒死。且在开花坐果期大量喷药,会增加畸形果的比例。
    11.牛奶草莓是用牛奶浇灌的
    【谣言内容】一水果摊主介绍称,牛奶草莓是用牛奶浇灌生长的,所以价格贵一些。
    【谣言认定】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科研人员顾玉成表示,牛奶草莓并非用牛奶浇灌,只是商家的炒作。湖北省农科院培育的草莓新品种“晶瑶”,具有奶香味,就是俗称的牛奶草莓。
    12.“白屁股”草莓是激素使用过量的结果
    【谣言内容】草莓整体发红,但“屁股”发白是激素使用过量所致。
    【谣言认定】青岛农科院专家郗旺解释称,草莓的发色过程是光与内源激素两者共同作用完成的,从尖端向后逐渐进行。果农一般不等果实完全变红就开始采摘,造成很多草莓,尤其是大个草莓基部发白。


    2楼2018-01-23 15:50
    回复
      13.颜色鲜艳的草莓是经过染料“美容”的
      【谣言内容】许多不法商贩为使草莓颜色鲜艳,卖相好,不惜用染料来给草莓“美容”。
      【谣言认定】浙江省农科院蒋桂华老师表示,气候条件和草莓品种都可能使草莓籽变红。在农艺上,也不可能用染色剂浸泡草莓,否则在大棚里草莓很容易腐坏。
      14.草莓畸形、大小不一是因为使用了膨大剂
      【谣言内容】市面上大小不一、红色不均的畸形草莓是因为使用了膨大剂。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首先,有些品种的草莓个头会大一些,用植物激素只能增加结果率,加快生长速度,不能把小品种增大;其次,膨大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农药也不是非法化学药品,膨大素是很安全的。
      15.网传视频杨梅水洗后留下胶状物,被注胶增重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名女子拿着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并提醒消费者:“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摸都摸不动,是胶呢,你们买杨梅一定要注意了”。
      【谣言认定】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许文平表示,杨梅的果实没有外果皮包裹,容易被破坏。视频的女子很容易就将杨梅搓烂,捏碎剩下就是果肉,不是“胶”。
      16.为卖高价格,农户给杨梅打膨胀剂
      【谣言内容】一段微博视频中,一位老伯拉着管子正在给附近的杨梅树洒水,配音对话:“老伯,杨梅好吃还要打药水呀”“我们打的是膨胀剂,膨胀剂打好,杨梅个头大了,价格买的高了”“我们慈溪人横河人全部打的”。博主一人分饰两角,采用本地方言,将老伯的这个动作设定为给杨梅喷打膨胀剂。
      【谣言认定】视频拍摄者“余姚宝哥”胡某因虚构视频造谣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17.桔子泡药水染色
      【谣言内容】一段“桔子泡药水”的视频中,人们正把柑橘放到乳白色的液体中逐箱浸泡。拍摄者称当地人买的都是没蘸过药水的桔子,而大家买到的都是蘸过药水的桔子。
      【谣言认定】微信公众号@全民较真:“药水”是保护性杀菌剂或保鲜剂,是长途运输或入库贮藏之前的必选项。它们本身低毒性,无法穿透柑橘表皮,经过较长时间储存后,其残余量微乎其微,消费者不必担心。
      18.红心柚子都是染色的
      【谣言内容】有人反映称,自己买来的红柚只有表层发红,里面果肉有些是白的,怀疑是染色红柚。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红柚打针染色的可能性极低,打针容易留下针孔,色素不容易分散,还不利于柚子的运输和储存。
      19.苹果核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食用后会导致“果核中毒”
      【谣言内容】一名2岁幼儿喝了半碗鲜榨苹果汁后呕吐不止,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网帖称,这是因为榨汁时苹果没有去核,而苹果核里含有剧毒的氢氰酸,进入人体后会抑制体内的呼吸酶,使人出现呼吸加快、头晕、头痛等现象。该幼儿正是“果核中毒”。
      【谣言认定】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苹果籽中含无毒的氰苷,遇酸或者生物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能引起心律紊乱、呼吸窘迫等中毒症状。但每克苹果籽中的氰苷仅产生几百微克氢氰酸,不足以中毒。专家推测该幼儿吐出果汁后能很快恢复,更大的可能是胃肠道刺激引起的不适。另外,氰苷也可以通过体内正常的代谢排到体外,不会在体内蓄积。
      20.柑橘注射甜蜜素
      【谣言内容】有网友晒图称手摸砂糖橘后指尖变红,怀疑橘子被注射了甜蜜素或被染色。
      【谣言认定】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教授表示,注射甜味剂的橘子极易腐烂,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且得不偿失,一般不会被商贩所采纳。
      21.柑橘中吃出白色幼虫,声称这样的橘子会对人体的心脑血管造成危害,甚至有致命的风险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名自称是山东潍坊的男子,从剥开的橘子中挑出近十余条蠕动的白色虫子,并称:“看见没有,橘子里面有白虫子在动,这还能吃吗?不能再吃橘子了,这么多蛆,不是要人命吗?”该男子声称这样的橘子会对心脑血管有害,甚至有致命的风险。
      【谣言认定】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许文耀教授表示,视频中的“白色虫子”为实蝇,是柑橘树上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实蝇本身并不含有害物质,误食后对人体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且流通到市场上含有实蝇的柑橘很少。
      22.蛇果表面全部都是蜡,用打火机一烧还能点着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蛇果上一刮全是蜡,用打火机还能点着。以后买一箱刮一刮,还能办蜡烛厂。并提醒,吃苹果要削皮,否则吃的不是营养而是蜡。
      【谣言认定】苹果外面涂的食用果蜡,是从螃蟹、贝壳等甲壳类动物中提取而来的,对人体无害,其作用主要是保鲜,防止苹果在长途运输、长时间储存中腐烂变质。


      3楼2018-01-23 15:51
      回复
        (二)蔬菜类
        1.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
        【谣言内容】“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黄瓜买弯,韭菜选短”。
        【谣言认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栽培与生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表示,生长条件决定黄瓜的弯直比例。若温光条件不良,在黄瓜花上涂上浓度适宜的植物性激素氯吡脲可减少弯黄**例,氯吡脲正常使用对人体无害。
        2.顶花带刺的黄瓜并不新鲜,而是蘸了避孕药
        【谣言内容】一段“黄瓜出事了”的视频中,“记者”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某菜农种植的黄瓜大棚。采访中问及菜农原本该“瓜熟蒂落”的黄瓜为何直到上市仍然“头顶带花”,菜农称是用激素蘸花的结果。“记者”又采访了一位“营养学家”称,菜农所说的激素等同于“避孕药”,食用后会影响人正常生长发育。
        【谣言认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强表示,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性的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避孕药黄瓜”纯属是谣传。
        3.黄瓜打吊瓶注射激素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男子发现瓜地里的青瓜上都挂着“吊瓶”,便声称从老板那里得知“吊瓶”里面装的是“激素肥”,瓜农们是通过该方式给青瓜注射激素,并多次称:“我们的**肥赶紧推开啊,赶紧用起来”。
        【谣言认定】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侯丽霞等专家表示,视频有三个明显的疑点:第一,该“三无”视频的拍摄者始终未露脸,也没有提供拍摄时间和地点;第二,拍摄者两次大力推荐某肥料品牌,利益相关性让人怀疑视频的真实目的;第三,视频中有故意混淆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嫌疑,引起网民恐慌。
        4.蘑菇富含重金属,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
        【谣言内容】一位自称曾游学苏黎世大学医院病理所的医生称,据研究真菌的博士透露,蘑菇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因为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特别强,几乎铅、汞、镍等所有重金属都会富集在蘑菇中,但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时间长了,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
        【谣言认定】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邢增涛表示,即便按照我国食用菌鲜品中铅含量标准的上限计算,一个60千克的成年人每月吃蘑菇不超过6千克都是安全的。
        5.央视曝光用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超标10倍
        【谣言内容】一家电视台采访了天津科技大学一名王副教授,现场实验结果显示,用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含量为30毫克/公斤,是未用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含量的十倍。王教授表示如果长期食用与胶带直接接触的蔬菜,会对消化系统和肝肾系统产生毒副作用。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权威检测显示,胶带的甲醛残留没有那么可怕,目前并没有食品中甲醛残留的标准限量,“甲醛超标10倍”的说法不可靠。食物中本来就存在天然甲醛,而且甲醛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很强,如果担心胶带污染,加工或处理掉与菜解除的部分即可。
        6.三亚的海鱼和菜品用甲醛保鲜
        【谣言内容】有网民发帖称:随着天气升温,三亚市场上的海鱼和部分菜品用福尔马林(即甲醛)来保鲜。
        【谣言认定】造谣者刘某秋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500元。
        7.空心菜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是最毒蔬菜
        【谣言内容】空心菜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绿叶蔬菜,空心管里藏着重金属。国外种植空心菜主要是为了净化土壤。
        【谣言认定】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蔬菜系教授黄科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空心菜吸附重金属最强。并且重金属富集能量强,并不意味着所含的重金属就多,只要产地环境中重金属不超标,农作物重金属一般也不会超标。
        8.花生泡水显深红色,是因为被“染色”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网民把花生浸泡在碗中,几分钟后水变成了深红色,便称花生染色。
        【谣言认定】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秘书长赵曾表示,浸泡过花生的水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红黄色,因为花生皮中含有的花青素遇水会显色。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对人体是有益而无害的。
        9.尖西红柿是激素使用过量造成,长期食用会中毒
        【谣言内容】很多菜摊上的西红柿不是圆顶而是尖顶,尖顶西红柿是激素使用过量造成的,长期食用会中毒甚至致癌。
        【谣言认定】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番茄研究室副研究员胡志峰表示,尖头西红柿的出现一是品种不同,二是生长过程中出现畸形。且没有研究证明食用尖头西红柿对人体健康不利。
        10.圆白菜用蜡和塑料制作而成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有人用一些像蜡和塑料的原料做成圆白菜。
        【谣言认定】实际上,这其实是一种以假乱真的模型工艺。这东西只是个模型,而不是用来造假坑人的。


        4楼2018-01-23 15:53
        回复
          (三)肉禽类
          1.猪肉长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
          【谣言内容】多地猪肉出现钩虫,是寄生虫的一种,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病猪的源头地区广西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禁吃猪肉了。
          【谣言认定】中国农业大学的佘锐萍教授称,猪的血管、淋巴管等结构看起来像虫体,很难煮烂。可是那本身并不是虫子,而且也没有生命。并且猪肉是没有所谓的“钩虫”的。
          2.吃了“激素”猪肉导致拉肚子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名妇女正用刀切一块猪肉,并称,自己正是因为吃了这样的“激素”猪肉才导致拉肚子的。猪肉脂肪层出现的玉米粒大小的浅色絮状物是注射兽药残留后未吸收,或者是注射部位未愈合引发的炎症感染,在体内累积后形成了结块状脓包。
          【谣言认定】责任人陈某被处以行政拘留7天。
          3.速成鸭生长速度快,全靠长期注射激素
          【谣言内容】无锡新闻综合频道对街头廉价烤鸭的调查称,这种20元一只的“月鸭”是拿一种神奇的“营养药”当饭吃,很多鸭子因为药物作用,或无法站立或全身瘫痪,在羽绒未长成时即被屠宰上市。
          【谣言认定】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动物饲养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张宏福称,激素的成本不仅高,技术要求复杂,且实验表明,激素对促进鸡肉生长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


          5楼2018-01-23 15:53
          回复
            (四)水产类
            1.避孕药喂螃蟹
            【谣言内容】“螃蟹是避孕药喂大的,多吃螃蟹儿童会性早熟”“大闸蟹是用激素或避孕药催肥养大的”。还有传言说,“现在有些螃蟹吃起来肉质酥松,味道有点苦,可能是喂了避孕药”。
            【谣言认定】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表示, 螃蟹属于无脊椎类动物,投入避孕药喂养,会致螃蟹出现大量死亡。
            2.大闸蟹靠激素养肥;给螃蟹打针注射激素
            【谣言内容】“大闸蟹是注射激素长大的,小孩吃了导致提前发育”“现在的大闸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么会健康呢?”
            【谣言认定】中国淡水渔业专家周鑫教授表示,河蟹必须要蜕了壳才能生长,哺乳动物的激素是不能让河蟹蜕壳的,所以用了是无效的。
            3.大闸蟹抗生素喂食超标
            【谣言内容】大闸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喂食超标。
            【谣言认定】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表示,大量使用抗生素与现代水产养殖相悖,现代水产养殖模式中,养“水”是前提。如果在其中投入大量抗生素,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可能会使水体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破坏养殖环境。
            4.煮熟的螃蟹体内有胶状物,吃起来有胶水味,疑似被注胶
            【谣言内容】一市民称其在某农贸市场购买的河蟹煮熟后发现体内有胶状物,并伴有胶水味,疑似注了胶。
            【谣言认定】牡丹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范铁虹表示,螃蟹体内一旦注入东西基本上都存活不了,而且还会有强烈的应激反应,比如掉爪,甚至死亡。
            5.市场上肥大的黄鳝是用避孕药催养的
            【谣言内容】人工饲养的黄鳝几乎都是喂过避孕药的,所以养的又肥又大,不信的人可以看杀黄鳝时的血,跟女人的大姨妈似的。正常的野生的血都是很鲜活的,望喜欢吃黄鳝的人在(尤其是女性)慎重选择。
            【谣言认定】农业部黄鳝行业专项首席专家杨代勤试验发现,避孕药喂黄鳝,不仅不能促生长,而且会造成高达50%以上的死亡率。
            6.小龙虾有大量寄生虫,食用后肺部出现多处空洞
            【谣言内容】《苏州:吃小龙虾咳血小龙虾体内有寄生虫!》《女子一口气吃40只小龙虾后肺部出现多处空洞》
            【谣言认定】文章歪曲报道,将当事人生吃醉虾感染肺吸虫报道为吃小龙虾有寄生虫,不能食用。
            7.小龙虾含有害物质且生活环境肮脏,是二战时期用来处理尸体的
            【谣言内容】传言称,二战时期日军生化部队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克氏螯虾(小龙虾)处理尸体。
            【谣言认定】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表示,抗日战争时期,基因的概念都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且小龙虾生存能力强,但本身不具备处理污的能力。
            8.皮皮虾煮熟后有红色硬状物,是被“注胶”的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女子称买到的皮皮虾煮熟后每一只里面都有硬硬的红色物体,便称皮皮虾里注“胶”。
            【谣言认定】成都农科院水产所综合科科长魏文燕表示,视频里剥出的胶状物是皮皮虾的生殖腺,也称虾黄、虾膏。
            9.大虾头部的两条白色线状物,是其体内的寄生虫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位大妈用剪刀剪开虾头,用牙签从活虾里挑出两条白色柔软的“虫子”,很容易被扯断,连续两只虾都被挑出。大妈声称每只虾里都有“虫子”,千万不能吃。
            【谣言认定】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称,经查,这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
            10.鱼肚子里的黑膜有“腥毒”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买来的鱼剖开后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且含有大量的类脂质及粗腰、溶菌酶,有“腥毒”,千万不能吃,有害健康。
            【谣言认定】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表示,鱼肚子里的黑膜是腹膜,是正常的生理结构。不同种类鱼的腹膜颜色不太一样,这只和鱼类自身色素有关系,和环境污染没有必然联系。
            11.翠绿色海带是被色素染的,一烫就会变色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翠绿色海带是用色素染的,一烫就会变色。不光是菜市场里买的海带,饭店里的凉拌海带丝、涮火锅的海带、炖排骨的海带等,好像都是绿色的。
            【谣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表示,新鲜海带漂烫变色是正常现象,而且通常是新鲜海带才会有变色的表现。新鲜海带既有褐色的,也有绿色的。
            12.紫菜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名女士从一包袋装的海味佳紫菜中掰开一小块放到水里泡发,过后她用手从水里拿出紫菜,对着镜头撕扯着紫菜称:虽然颜色没那么难看,但都是用废旧的黑塑料袋所做成的。这紫菜还有一股腥臭味,而且吃的过程中嚼不碎。该女子向镜头展示撑开的紫菜,并表示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将紫菜撕开,认为这些紫菜是黑塑料袋做成的,不能食用。
            【谣言认定】“塑料紫菜”造谣者因敲诈勒索罪被判一年十个月。


            6楼2018-01-23 15:54
            回复
              二、加工食品类
              (一)品牌产品类
              1.部分快餐用“六翅鸡”“蜘蛛鸡”等转基因鸡,可导致基因变异
              【谣言内容】全国各地疯传有关肯德基的“六翅鸡”“蜘蛛鸡”的传言,不少人还将六翅鸡跟转基因联系起来,生怕自己吃了六翅鸡就会基因变异。
              【谣言认定】果壳网辟谣:一是短期之内的基因巨变将使个体无法存活;二是以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么精确完美的定点改造。
              (二)酒水饮料类
              1.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
              【谣言内容】有帖文称,“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啤酒花浸膏是一种抑制啤酒微生物繁殖的化学物质,饮用将会有头晕、心悸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
              【谣言认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表示,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的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出来的,再用于啤酒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
              2.央视曝光:14款德国啤酒致癌物草甘膦超标近300倍!等同于农药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央视曝光了德国啤酒致癌,被曝光的14款德国啤酒中,检出含有草甘膦农药残留物,按照德国标准,残留物超标近300倍。
              【谣言认定】“德国啤酒致癌”谣言是2016年2月份的旧闻,造谣者通过移花接木,添油加醋捏造出新的谣言。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草甘膦作为合法的农药在德国和全世界已经用了几十年了。
              3.焦点访谈称啤酒饮料中含有多菌灵,饮用后可致癌
              【谣言内容】有关消息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播出,雪花啤酒含有日本禁用农药“多菌灵”,可致脑麻痺、肝脏肿瘤等癌症。
              【谣言认定】近年央视网上的《焦点访谈》上千期栏目视频,均没有关于“啤酒饮料含多菌灵”的报道。
              4.奶茶杀精,导致男性不育
              【谣言内容】有文章称,奶茶是杀精的凶手,不仅导致男性丧失生育能力,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原因是奶茶一般都含有香精和色素,甚至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这些物质对人体生殖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不育。
              【谣言认定】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香精、色素不会导致男性不育。用奶精调制的饮料里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并没有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导致精子活力低。
              5.粥铺所售粥很粘稠,是粥里添加了“胶”
              【谣言内容】不少市民爆料称,一些粥铺的粥很粘稠,怀疑粥里添加了“胶”。
              【谣言认定】广州市食药监局称,食品生产经营者会在粥类食品中使用增稠剂改善口感。“只要按限量规定使用是不会对人身体产生危害的”。食品添加剂国标GB2760-2014中,黄原胶在“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


              7楼2018-01-23 16:00
              回复
                (三)加工肉制品类
                1.病死牲畜搅碎做火腿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死马、死羊、死猪不经没有任何去皮、去毛以及清洗的等任何处理被辗成肉泥,再经加水、搅拌,颜色更为鲜艳的肉泥加工成火腿。又经晾晒、切段、包装、贴牌,就成了进入人们餐桌和胃里的火腿肠。
                【谣言认定】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王则金教授表示,该视频为拼接完成,后半部分也许是火腿肠的制作流程,但前面绝对不是。前面动物死尸被整体碾碎的画面,其实是管理部门对病死牲畜的处理过程。


                8楼2018-01-23 16:03
                回复
                  3.吃肉丸多了会导致不孕不育
                  【谣言内容】由三个片段拼接出来的视频:视频的头尾各有一张黑屏字幕,分别写着“记者深入调查,吃它一次等于吃5粒避孕药”“虽然无法直接证明吃肉丸子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但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而中间部分是由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拍摄的添加剂肉丸的制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没有作出“吃它一次等于吃5粒避孕药”或“导致不孕”等结论。
                  【谣言认定】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邹丽向媒体表示,对于火锅丸子事件,目前医学上没有做过这样的研究。吃多少肉丸添加剂就会导致不孕,医生也没有收到相关的信息数据。
                  4.照片曝光猪肉里掺老鼠肉,称是上海某饭店所为
                  【谣言内容】一家名叫“大陆东北饺子城”的饭店把猪肉和老鼠肉浸泡在一起,称饭店把老鼠肉混入猪肉里卖,并附有图片。
                  【谣言认定】图片中这盆肉的主人蔡先生表示,野味有野猪肉、刺猬肉和松鼠肉三样,都是能吃的,是安徽亲戚从老家带来的自己吃的,并不属于该餐馆。
                  5.实拍街头烧烤如何把老鼠变成乳鸽
                  【谣言内容】有视频称,街头烧烤把老鼠变成乳鸽售卖。
                  【谣言认定】图片上的菜是“椒盐辣鼠”,用的是人工养殖、专供食用的竹鼠,而不是过街老鼠。


                  9楼2018-01-23 16:03
                  回复
                    (四)调味品类
                    1.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湘雅附三急诊科发布最新信息,最近急诊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我们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
                    【谣言认定】湘雅三医院相关科室急诊科护士长肖涛表示,湘雅三医院急诊科从来没有发布过此消息。科室接诊过高钾血症患者,但都是尿毒症患者,并不是因为食用低钠盐入院的。“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只适用于某些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
                    2.中国食盐里添加剧毒亚铁氰化钾,欧美人不吃,是欧美的灭种计划
                    【谣言内容】有网帖称,食盐里的亚铁氰化钾,去掉“亚铁”的氰化钾是剧毒物质。欧美人自己不吃亚铁氰化钾,推荐其他国家吃,施行灭种计划。
                    【谣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表示,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3.未标“GB18186”代码的酱油致癌
                    【谣言内容】有消息称,据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GB18186,凡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勾兑产品,食用后使人患上肝癌。市场上的酱油不管是哪些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一律不要购买。
                    【谣言认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标准管理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他们从未发布过与网传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闻。


                    10楼2018-01-23 16:04
                    回复
                      见过现在 各种推送文章里都有


                      IP属地:北京11楼2018-01-23 16:04
                      收起回复
                        (五)米面粮油类
                        1.内蒙古一馒头点用大量卫生纸做馒头
                        【谣言内容】有微博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馒头店用大量卫生纸生产馒头,嚼起来越嚼越硬。
                        【谣言认定】乌拉特前旗公安局网安大队依法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对造谣者高洋行政拘留7日。
                        2.水洗面条后出现一团胶状物,这个东西就是塑化剂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拍摄者把生面条放到水中反复清洗,最后留下一团胶状物,便妄称这是塑化剂。
                        【谣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表示,将面条放在水里反复搓洗,剩下来黏黏的东西是面筋。这种胶是食用胶,也叫可溶性膳食纤维。
                        3.面粉中添加增筋剂,是用于生产瑜伽垫和鞋底的原料
                        【谣言内容】2014年2月,某品牌面包制品被曝光含有偶氮甲酰胺的增筋剂(也被用于生产鞋底等),媒体称“面包中有鞋底成分”。近来,关于面粉“增筋剂”又被提起,报道称多款面粉偶氮甲酰胺,其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谣言认定】微信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偶氮甲酰胺常作为面粉“增筋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并不会使人得癌症,其产生的降解物也不会致癌。类比兽药称“偶氮甲酰胺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存在严重误导。
                        4.面粉洗出“胶”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四川嬢嬢拿着一团面筋说她用面粉洗出了“胶”,告诫大家不要再去买面粉吃。
                        【谣言认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面条、面片等在用水洗后时,剩下具有黏性且不溶于水是面筋。
                        5.大米是塑料做的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男子不断将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并称这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谣言认定】网传视频是塑料行业中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况且,塑料其实比米贵很多,完全没必要冒着犯法的风险伪造“塑料大米”。
                        6.粉丝可燃烧,是塑料做的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一位消费者边“手撕龙口粉丝”,边声讨龙口粉丝居然能用打火机点着,越燃越旺。因此质疑粉丝中含有对身体健康无益的添加剂,“燃烧剩下的东西是塑料”。
                        【谣言认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委员会发声明提醒消费者:用燃烧的办法辨别龙口粉丝成分及好坏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依据的。
                        7.所有兰州拉面馆都在使用拉面剂,主要成份是蓬灰,含有大量致癌物质砷
                        【谣言内容】有网帖称,为使拉面更有弹性,所有兰州拉面馆都使用拉面剂,而拉面剂的主要成分蓬灰含有大量致癌物砷。把拉面剂溶液倒在纸杯里会发生腐蚀现象。


                        12楼2018-01-23 16:05
                        回复
                          (六)其他加工食品类
                          1.永康某母婴用品店因为卖假奶粉吃死人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中,永康一家母婴用品店门口摆着很多花圈,并称:“呼呼,XXX母婴用品店里出事情了,这么多花圈摆着,看见没。”随后,“永康XX母婴店卖假奶粉吃死婴儿”广泛流传。
                          【谣言认定】造谣者小王被警方处以7日行政拘留处罚,但小王系孕妇,对其不送拘留所执行。
                          2.网传人造假鸡蛋流入了市场
                          【谣言内容】一段视频自称是“假鸡蛋生产过程”。
                          【谣言认定】经查证,该视频是在制作一种供人恶搞的玩具鸡蛋,并非“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
                          3.肉松是棉花做的
                          【谣言内容】“肉松饼是棉花制成的”视频存在几个不同版本。录制者操着不同口音讲解:将肉松饼内馅洗净后不停地在水中揉搓,称里面絮状物为“棉花”,并用打火机点燃有“棉花味”。
                          【谣言认定】广东云浮、湖北荆门、浙江金华等地拍摄、转发“棉花肉松”虚假视频的造谣者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13楼2018-01-23 16:05
                          回复
                            三、药品类
                            (一)普通药品类
                            1.小孩发热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
                            【谣言内容】中心医院王晓燕主任呼吁,5例小宝贝来退热治疗,发生瑞氏综合征并死亡。此药已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谣言中还出现“布洛芬混悬液致儿童死亡”等版本。
                            【谣言认定】郑州市中医院党办负责人表示,该院从未用过尼美舒利颗粒,儿科主任医生王晓燕也没有说过医院发生小儿用退烧药(尼美舒利颗粒是退烧药)死亡的案例。“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消息是从广东传来的,王晓燕医生看到后认为临床上尼美舒利颗粒的副作用较大,不建议12岁以下儿童使用,于是就转发了信息。
                            2.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
                            【谣言内容】给婴儿补充维生素A可能伤害婴儿大脑,国内无良商家因为贪图成本便宜却一直坚持推出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合剂产品,比如“伊可新”等。
                            【谣言认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有充足证据证明,额定剂量的维生素A是安全的。
                            3.网传总局紧急通知,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13种药品有毒,被列为黑名单
                            【谣言内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紧急通知,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13种药被贴上了“有毒”的标签,被列为“黑名单”。
                            【谣言认定】这则“毒胶囊”新闻,其实是2012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刊播的信息。此次网络所传的毒胶囊名单与2012年报道的名单一模一样。
                            4.网传总局发文,新生儿黄疸禁用茵栀黄
                            【谣言内容】2016年8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提出“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整整8条不良反应,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这则公告被误解为所有茵栀黄禁用于婴儿。
                            【谣言认定】这则公告只针对注射液说明,网传所有茵栀黄禁用于婴儿是错误的。
                            5.功能性食品将取代药品和保健品
                            【谣言内容】解放军301部队总医院正式启动亚健康门诊,功能性保健品登陆三甲医院,医生开方手册全部采用营养保健产品。这在我国医学界是史无前例,预示着我国医疗理念大变革,将逐步融入世界医疗大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将营养与保健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谣言认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特别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一些具有辅助降压、降脂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对于患者来说,绝不能以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14楼2018-01-23 16:06
                            回复
                              (二)疫苗类
                              1.国产疫苗技术落后30年,打疫苗就有毒副作用
                              【谣言内容】谣传:中国疫苗生产技术落后30年,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网络上甚至发起了“不打疫苗”的倡议。
                              【谣言认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接种疫苗的风险已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且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会有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异常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
                              2.葛兰素史克推出宫颈癌疫苗,是残杀中华子孙的阴谋
                              【谣言内容】疫苗阴谋说:葛兰素史克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专家”、领导内外勾结在中国推出添加毒性辅佐剂宫颈癌疫苗犯罪故意残杀中华民族后代子孙。
                              【谣言认定】宫颈癌疫苗是药品监管部门经过科学审评后上市的产品。
                              3.中国用10年批准了一个被世界淘汰的疫苗
                              【谣言内容】中国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获批上市。然而传言却称:HPV疫苗已是被世界淘汰的剩菜。我国要跟上世界医疗的节奏,还需要多少个十年?
                              【谣言认定】果壳网辟谣:药物审批是个复杂的过程,宫颈癌疫苗的有效性在学术上有不同的判断标准。2013年,国家药审中心曾对GSK公司在国内外注册时采用不同标准、且在中国的注册标准低于美国的行为给予不批准。此外,疫苗属生物制品,只要有效,不存在所谓的“淘汰期”,根据该疫苗在全球的销售状况,“被淘汰的版本”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15楼2018-01-23 1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