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吧 关注:243,196贴子:3,996,881

传统发声训练几大误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与播音员主持人接触,他(她)们最担心的就是嗓子有毛病,主要是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来,使大家的嗓子更好。有的出现声带小结、有的出现声带息肉,有的出现声带闭合不好的毛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11 15:25回复
    播音员都需要磁性魅力的声音,需要节约气息,需要骨骼振动,但实现中,这些成了很多播音员主持人的梦想,简直遥不可及,本人经过17年的普通话发声研究,感到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传统普通话发声训练存在的“四个误区”,影响了大家业务能力的进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11 15:33
    回复
      第一个误区:以气托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11 15:34
      回复
        大家都知道,脑神经的支配下,声带的振动需要一定的张力,然后是由肺提供一些气息,使声带振动,从而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声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11 15:35
        回复
          经过研究发现,声带振动所需要的气息是非常少的,无论音多高,都不需要更多的气息冲击就可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11 15:36
          回复
            虽然声源音量的大小也决定最终声音的效果。但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加大气息冲击声带所产生的声音效果并不理想,得到优美声音的秘密不是以气托声,而是全身的骨骼产生共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11 15:37
            回复
              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清楚的例子:我们用的高音喇叭,是由线圈、磁铁和三个大小不等的筒子组成,当我们把它分解开,只剩下线圈和磁铁时,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但能感到线圈的振动,我们随后逐一加上三个筒子,声音则从高到低逐渐加强,整个过程没有加大音量,声音却越来越大,高音、低音逐步产生并加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11 15:38
              回复
                我发现高音喇叭对声音的放大过程没有气息支撑,也根本不需要气息支撑。然而,从发声原理看,人体的发声原理与高音喇叭没有两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11 15:39
                回复
                  所以,以气托声在理论上天大的错误。以气托声的危害。以气托声就是试图用最大的气息,催动声带产生强烈振动,从而获得大而美的声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11 15:40
                  回复
                    这种错误的做法,第一增加声带的负担,使声带在多余外力的的冲击下大幅摆动,由于拉动声带的肌肉受力过大,造成喉室内肌肉疼痛,甚至充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1 15:41
                    回复
                      第二较危险的是,使声带长期处于剧烈运动之中,易造成声带息肉或产生小结。用这种发声方法讲话或歌唱不能超过40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就会感到喉室疼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11 15:42
                      回复
                        实践证明,以气托声导致大量气息外流,根本无法得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反而让大家感到气息不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11 15:43
                        回复
                          第二个误区:胸腔共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11 15:44
                          回复
                            有些播音员主持人或一些歌唱演员的声音振频很低,有厚重感,传统认为这是胸腔振动产生的。所有的理论书籍也宣称只有胸腔共鸣能得到厚重的声音,经过研究发现,厚重感声音的产生是发声器官放大声带振动所产生的低音能力较强的原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11 15:45
                            回复
                              这种低频声音的放大需要骨骼振动的参与,尤其是胸腔和头腔骨骼振动参与较强烈,并不是胸腔本身产生振动,仅仅是骨骼振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11 1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