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64贴子:9,978,858
  • 56回复贴,共1

关于宝钗的人物形象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公在塑造宝钗这个人物时用了外投射式的方法来塑造,也就是通过她和他人的互动令人物立起来。这跟塑造二玉的方法有很大不同。书中对宝钗的心理描写不过几处,而且并不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写的,因此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对于宝钗这一人物会有隔阂感,进而不愿意去理解人物。加之部分读者会代入宝玉的眼光和角度,因而宝玉所爱者皆是读者所爱,而因黛玉是宝玉钟爱之人,因此读者也是爱黛玉、同情黛玉,及至于把黛玉视为仙子、不可侵犯者,与黛玉形成鲜明对比的宝钗便成为了众矢之的。
但是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是宝玉的成长小说以及家族的血泪史。红楼梦写的是宝玉,但并不是为了宝玉而写,因此理解书中人物也不能够以看言情小说的方式来理解,不能够看过主要人物出场后便急于为人物戴上面具,誓要分出黑脸白脸才罢休。以这种方式看待《红楼梦》实在是浪费了这本巨著,况且世界上大部分的书都不是这么看的,包括以讲述爱情为主的《简爱》、《呼啸山庄》也不能以这么简单的眼光看。世界上大部分名著其实都在告诉你:人性很复杂,现实很复杂。
言归正传,首先我来说说宝钗的成长。我后面会边看边写,作为我的读书笔记。
关于宝钗的形象:
宝钗的成长是从她出场前的七八年开始,从宝钗的言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看《西厢》这类杂书还是还佩戴富贵闲妆都是七八年前的的事情。那时候宝钗不过七八岁,尚是个小孩子。
对于姨妈说宝钗从来不爱用花儿粉儿,这里要留意满人的留头风俗。满人孩子无论男女都剃头,女孩子到了十岁左右就开始留头蓄发了。
题外话:这里又是一个《红楼梦》人物年龄混乱的例证,因为书中提到香菱被薛家买回来的时候已经十二三岁了,早过了剃头的年龄,理应开始留头蓄发了,但周瑞家见到她的时候写到她刚留头……
而书中有写了到黛玉化妆的情节,第一次出现黛玉化妆是在宝玉入学的时候。里面提到宝玉入学,去跟黛玉道别。
“彼时黛玉才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可见那时候少女十岁左右就开始化妆,而宝钗七八岁时候已经不爱花儿粉儿了,因此薛姨妈说宝钗从来不爱花儿粉儿。
因为宝钗不化妆,因此宝玉见到她的时候才是用了“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字眼,点出了一位天生丽质的素雅少女形象。
周瑞家见宝钗的时候写得简单,只是稍稍点出了宝钗这位贵族少女的家居形象:“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著纂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总体来说是个十分舒服休闲的状态,穿着家常衣服,头发松松地梳着。
到了宝玉去见宝钗时进一步写出了宝钗的形象: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依然是十分休闲舒服的状态:半新不旧的衣服,看去不觉奢华——衣服并不旧,是穿过几次的状态,不能说节俭吝啬,但也不是富贵奢华的状态(题外话:某位写了X时代的作家应该看看真正的富贵小姐是什么样子的,不要动不动就Gucci、LV啦)。衣服颜色搭配是粉粉嫩嫩的。蜜合色——粉红,玫瑰紫——很深的紫色,葱黄——浅黄色。头发仍然是简简单单地挽着,应该还是松松地,但进一步写了她的发色是漆黑油亮的,头发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漆黑油亮的头发是很健康的发色。
对应和尚说她先天壮,确实也是如此。


IP属地:广东1楼2019-02-22 00:05回复
    挺细致,别沉了!!!


    3楼2019-02-22 13:21
    回复
      薛宝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家闺秀。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2-22 20:36
      回复
        非常讨厌这个女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6 02:20
        回复
          楼主这样的分析在贴吧里没有市场,贴吧里奉行脑补,人人都是红学家,只要脑补的够宫斗管他作者写没写,我脑补的就是真理。不把红楼梦读成谁要害谁,谁要算计谁,那就是读不懂作者的意思。确实普通读者达不到你说的这样的水平,都停留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扯老婆舌头和明争暗斗里呢,也就是贾宝玉说的鱼眼珠子阶段。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3-06 08:45
          收起回复
            楼主怎么理解一个【豪门大族】拖儿带女长住【姐姐姐夫家】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6 10:05
            收起回复
              先支持再细欣赏。


              IP属地:辽宁9楼2019-03-06 10:40
              回复
                当时王夫人薛姨妈出嫁时肯定是和另外三家门当户对,可是宝钗爷爷一死,父亲再死,家道中落,还有薛蟠胡乱花费,越来越差,这是绝对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7 10:22
                回复
                  薛宝钗的判词和吃的药丸都扣一个“冷”字。
                  但是,看前80回都没怎么表现。
                  想是要到和贾宝玉结婚后才能真正揭露她的性格特点,才能知道她悲剧的根源。


                  11楼2019-03-07 19:06
                  收起回复
                    表面沉静接地气,内心冷酷野心勃勃的心机婊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3-07 22:48
                    回复
                      这贴吧里都是满脑子只知道踩一捧一的主。
                      宝钗面面俱到八面玲珑,送礼的时候不忘了庶子和姨娘,处事圆滑让人舒服,点戏的时候知道点长辈喜欢的,这难道还是错了吗?
                      宝钗为人处世很聪明,但也不卑躬屈膝的谄媚。贾母喜欢富丽堂皇的室内布置和珠光宝气的打扮,丫鬟都穿金戴银,但是宝钗的房间像雪洞一样,身上也不喜欢戴太多的珠宝,简直就是一个断舍离的行家,贾母心里并不喜欢。如果宝钗有讨好贾家的倾向,难道不是把自己朝着贾母喜欢的方向去捯饬吗?
                      所以宝钗是,于公,我人际交往上能让你摘不出毛病,面面俱到,尊老爱幼,标准的大家闺秀,但是我借住你家并不是仰人鼻息,不过是全了亲戚的情分,所以于私,我的生活起居、爱好偏向就是由着我自己的性子来,你们爱喜欢不喜欢,管不着。


                      14楼2019-03-09 18:15
                      回复
                        会被你气死,“对镜理妆”不一定就是在化妆,你把古代的“妆”字和现代的化妆意思等同啊,“对镜理妆”黛玉那么小哪里要化妆了,人家是在梳妆打扮,也就是梳头打扮装饰自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9-29 16: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