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吧 关注:36,068贴子:506,591
  • 31回复贴,共1

表达一下对庄子提的部分概念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也没读多少,但是我知道有些是出自庄子的。
关于鲲鹏和燕雀,我觉得你再大也有比你大的,再能飞也有比你能飞的,燕雀能飞到枝头,鲲鹏能飞九万里,但是肯定存在飞不到枝头的,也存在能飞的比九万里还高还远的。投胎如此,鲲鹏与燕雀谁也不能笑话谁,谁也不能看不起谁。
大椿与朝菌,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哪怕大椿能活几万年几亿年也不过是一生,总有它也没经历过的,朝菌哪怕生命只在弹指一挥间也是一生,即使这一生很短也可以过好。还是谁也不能看不起谁。
《逍遥游》对于“有所恃”表达的是不过如此的态度,列子乘奔御风在庄子看来还是不过如此,“犹有所恃也”,他提出君子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而在荀子《劝学》里提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以认为荀子跟庄子对“有所恃”和“假于物”这种事情持相反的态度,庄子对“有所恃”不屑,而荀子则认为是君子就应该会“假于物”。
再就是另外一个,我没记错的话“井底之蛙”或者“坐井观天”应该是出自庄子。他对井底之蛙持的应该是不屑的态度,但是有人邀请他到楚国朝堂做官时他拿对乌龟来说是在庙堂之上好还是曳尾于涂好来向邀请他做官的人表达了他不愿做官的想法。那么对于井底之蛙来说,跳出那口井真的就比蹲在井里看天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07 12:21回复
    等你跳出来再说吧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07-07 18:44
    收起回复
      坐井观天的那个,我感觉作者的意思不是为了让他出井,而是为了让他知道存在着井外的世界,出不出去反倒是其次了。对于庄子来说,可能官场才是那口井,逍遥的大道才是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07 19:41
      收起回复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不是不屑与之言,而是知其见识有限,言之无用,不如不言罢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08 11:32
        收起回复
          我等戏称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我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09 08:50
          回复
            那口井指的是官场的束缚,井底之蛙这成语是指没什么见识,请先读明白了意思在辩论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9-27 23:17
            回复
              鹏和虫是用来比喻人的境界。站在虫的立场当然草里飞就可以。但我们不是虫,同为人当然是做鹏了。整篇文章对比太多了,所有的归到最后是惠子以大而无用来讽刺庄子。庄用鹏来自比,把惠损成了小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9-28 22:40
              收起回复
                比喻只是用两种东西来说明他们所比喻的两种东西之外的另一个东西,并不是说明用来比喻的两种东西的本身。哈哈,说个绕口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9-28 22:55
                回复
                  大家都是人,最好不做井蛙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9-29 06:09
                  回复
                    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有些人心歪了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9-10-22 06:55
                    回复
                      犹有所待者也并不是看不起有所待,是他认为还有更高的境界而已。还有,你最后的井蛙之问,是拘泥文字才产生样的疑问。庄子自己就对别人看不懂他的情况作了一个“得鱼忘荃”的比喻来说明,他的好多井蛙之类的比喻只是工具,是用来说明问题的,不去想问题而仔细研究工具,就是“得鱼忘荃”了


                      IP属地:河北16楼2019-10-27 10:57
                      回复
                        记不清看谁的书说过,庄子里根本就没有无待的说法,无待和有有待对立只是郭象的提法,但他那个是错的,还影响了后世很多读庄子的人。用郭的说法,自然会很容易得出“鲲鹏与燕雀谁也不能笑话谁,谁也不能看不起谁”的结论。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实际上不也是待“天地之正,六气之辩”吗


                        IP属地:河北17楼2019-10-27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