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吧 关注:21,919贴子:463,736
声带的震动才能产生声音,振动产生的声音在腔体共鸣形成外在的声音效果,导致声带震动的动力来自气流,气息流动的过程就是形成声音的过程,所以说自由呼吸自由发声,什么样的气息变化就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声音变化。形成声音的过程,我们并不是控制声带产生振动效果,我们是掌控声喉位置气息的释放,声喉位置气息的释放效果就是形成声音的效果。
我们自由出气,自由出气的目的是形成自由的声音效果,所以我们说话的自由出气必然满足从声喉区域这个位置释放的特点。
你根本没有试图形成表现声音的气息流动变化过程,你只是形成一个从声喉区域去释放气息的说话感受,按这种感受所代表的掌控气息的力感掌控状态,根本实现不出饱满强劲的自由出气过程,所以说不下去。按照这个说不下去的感觉状态,按所保持的从声喉释放气息的状态,形成不了正常自由的出气过程;如果以能够自由出气为目标去调整现有状态,等于放弃从声喉区域这个位置释放气息,那么你这个自由出气过程和形成声音过程没有关系,等于你还是没有能力说出来。
正常说话的过程,要关注并保持当前的正常出气的整体能力,要保证每一个字音都按当前整体气息规律展现过程。如果说某个字前心有杂念,整体性表现声音效果的气势就会消散,那种释放气息形成声音的感觉,那种说出来这个字的感觉,就等于从整体气势中给独立脱离了出来,所以在关注中要悬着保持每一个字音的现有位置,不要落到地上,不要从整体有序的队列中脱离出来。脱离出来了,就形成不了随着整体气势才能够展开的发声过程,就等于说不出来了。
气息在自由变化,说明形成气息变化的口舌声喉肚腔的动态在正常展开。你刻意让口舌形成相应动作,但试图完成这种目标动态的用力体系和形成表现声音的整体气息正常展开根本没有关系,形成不了表现声音的整体气息状态,当然也就完成不了你所要的口舌动作。
声喉位置可以自由开合,这种能力是掌控气息释放的能力,在那种自由出气的正常说话状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声喉释放气息,从声喉位置释放气息就可以通过声带的开合能力掌控气息的释放动态,间接达到掌控表现声音的动态。但在说不出来的口吃状态,在那种综合用力体系下所导致的释放气息点,根本就不在声喉位置,当前气息正常展开的时候,气息前锋处于口腔区域导致唇齿位置处于释放状态,但你却刻意的让声喉用力紧绷做出要发出声音的姿态,去研究什么让声喉如何消除闭锁,什么如何控制声喉能够振动发出声音,这些乱七八糟的认识越多口吃就会越严重,因为你的行为是在你的认识下所展开的,你的认识是错误的,你的行为当然也是错误的。
这篇小文字是对正常说话以及口吃根由的最浅显阐述,如果能够理解吃透,就能够不受那些牛鬼蛇神的蛊惑,所以这篇文字的名字叫鉴妖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0 12:49回复
    事物都有其根本特性固有规律,说话的特性就是呼吸的特性,说话实质上就是一种呼吸运用方式。
    说话的开始实质上就是呼吸过程的开始,通过这种特殊呼吸运用过程的展开去表现声音变化过程的展现。
    要说话脑子里却对于如何能够说出来犯迷糊,陷在自我营造的难题中无法解脱。目之所及身才能及,你如今在思维中都形成不了过程,那么你根本不可能通过你的行为去形成这个过程,你也根本不可能进入到形成这个过程中的那种预备状态。所以在你思维中开始犯迷糊的时候,你根本没有能力展开表现声音的呼吸特性过程,你甚至根本没有能力进入到展现这个呼吸特性过程的那种预备状态。你所形成的那种要说感觉,实质上是处于一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状态,不过是虚有其表的一种外在形式而已。支撑这种外在形式的当前状态,和展现展开说话过程毫无关系。
    容纳气息展开释放过程,气息释放的过程就是形成声音的过程,一个理所当然,非常容易的过程。可你却直接形成一个释放气息的感觉,然后保持这种感觉去容纳气息,按照这个释放气息的感觉去展开释放过程。在这个套路中你不能如意的容纳,当然不能在如意容纳的基础上形成随意释放。正常情况下容纳的特性就是释放的特性,是一个东西。你保持着释放的感觉形成一个容纳,释放的感觉不依赖于容纳的有无而存在,你实质上是在同时分别保持两个东西,一方不依赖于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简单的过程因为迷惑而形成当前奇葩的套路,整合出各种错综复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28 10:38
    回复
      要说话就是要呼吸,说话的特性就是呼吸的特性,呼吸特性正常展开,呼吸自由,说话自由。
      在不知道怎么说中呼吸停滞,类似于在屏息中谨慎操作,这是一个脱离呼吸刻意形成的状态,完全没有呼吸的特性也就完全没有说话的特性,然后就是你保持着这种能说的感觉状态,期盼着有一个和当前说话状态配套的呼吸自由,可你保持的当前这种状态本身就决定了你根本不可能按当前的态势形成一个呼吸自由,你面对的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解。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28 11:54
      回复
        要说话的试图,是在有效的展现一个释放气息形成声音的悠远过程,因为是在形成释放气息的悠扬过程,所以才存在掌控气息过程释放动态变化的能力。
        如果你只是形成了一个要发出声音的那种释放气息感受形成实现气息释放过程变化的感觉,但这种态势和有效的展现一个悠远的持续出气没有关系,那其实你这个要说的感觉和形成说话过程没有关系。
        当前的态势和展现持续悠远的气息过程没有关系,就等同于和展现持续饱满的说话过程没有关系。你没有能力自由呼吸,没有那种随时开始新一轮呼吸的能力,等同于没有能力自由说话,没有那种随时下一句话正常开始并展开的能力。你一不小心就会形成一个要说的静止态势,可当前的态势根本没有那种饱满出气并可以有效的从声喉释放的特性,那么你当前这个本能形成的要说态势其实和能说出来没有关系,其实就是在口吃心态下,不是在要说出来的意念下形成了过程中的当前状态,而是在那种进退失据的迷糊中,只是把那种能说的感觉状态当成目标给实现出来了,先把标准状态给实现,然后在标准状态中寻找并调整出能说出来的契机。你的行为心态就不是在能够说出来,所以最终状态当然是不可能直接说出来的,需要在保持已有状态中进一步深加工其实是一种理所当然。
        很多时候,你不是因为要说出来而行进到发声点。你是在笨鸟先飞,先提前进入到所能形成的最好状态,然后以当前的最好状态为根基开始调整。潜意识中承认自己语言方面的缺陷,那种先准备好了再说的分步实现的稳妥心态,实则是对于现实的屈服。这种承认自己是口吃者这个现实,并据实形成一套只有口吃者才有的应对行为,这些熟能生巧的应对行为造就了别人所不可能面对的口吃局面。
        别人要说话就是要出气,要出气的特性就是要说话的特性,所以能自由出气能自由说话。
        你先进入到能说的标准感觉状态,这种标准感觉状态和展现自由出气效果完全没有关系,没有自由正常出气的特性,也就没有自由正常说话的特性,所以按这个感觉正常的说话状态,你根本不可能正常说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29 08:03
        回复
          别人因为要说话形成一个要持续出气的能力,持续出气是为了持续的发出声音,所以这个持续出气的态势可以随时天然的从声喉位置释放,去释放出所要的声音过程,掌控气息的释放变化就是掌控实现声音的变化。
          口吃的人却在那种迷糊中形成一个要释放气息的感觉,形成一个从声喉释放形成声音的感觉,口舌配合这个感觉用力,实现控制释放气息变化的咬字感觉。可当前的这个整体态势感觉和有效的能够持续饱满出气却没有关系,实现不了出气的过程又如何实现气息流出的变化过程呢?你当前的综合用力根本是形成那种咬字动作,是在直接有效的形成声音的变化,这种综合用力的根本和实现气息持续流动毫无关系,所以你这个要说的状态和能够有效的说出来毫无关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29 08:23
          回复
            展现声音效果的气息整体趋势,可以自如的自声喉位置释放,这是你意图发声的意念所导致的现实效果。若是在步入说话状态之前,没有亲临其境却如隔岸观火的提前思索并形成一个能说的感受,通过口舌欲动声喉发紧承受气息的感觉模拟出正常说话的感觉。但是这并非可展现声音动态的整体气势生成的这种感受,而且也并非那种整体气势的变动导致相关存在(包括口舌)相应变化,你的口舌是立足自身为主导去直接形成相关的咬字动作。你的状态并不是一腔气息的整体变动导致口舌的相应变动,而是以口舌为根本去主动用力带动声喉发紧试图形成表现语言的动态过程,而且是以此区域为主导去拉拔出一腔气息的流出过程。
            拉拔出一腔气息的流出过程,当然是违背呼吸特性,属于那种费力不讨好的出气方式,气息浅且笨拙,难以形成一个较长的过程难以扭转出表现语音的气息变化。以上这种脱离呼吸特性,口舌动态替代肺腑主导语言动态,气息浅且笨拙是当前状态的特点。如果你的肚腔脱离当前状态特性,只管独立的形成一个气息饱满,这个额外的气息饱满和口舌动态所主导的说话状态没有关系,口舌动态的展开并不能带动这个额外的气息饱满。如果你把气息饱满的能力和口舌行为自主的能力综合到一块,那么当前的这个新型综合体展开的时候,导致气息释放的位置越过声喉进入口腔,正常展开所导致的释放过程,并不能形成所要的声音过程,所以这种状态没法展开,按照这种状态你没法说下去。
            综上所述,如果在说话前因为担心说话状况的心念形成一个说的感念,那么在这个感念的牵引下所形成的最终说话状态,多少会偏离呼吸系统的正常运用。因为那种要正常说出来的心念导致当前说话状态多少偏离呼吸系统的正常运用,所以说的过程就会多少感觉有点身不由己。你说话状态偏离呼吸特性的程度,决定了你能够说出来的那种身不由己如陷泥淖的难度。
            上面文中:
            因为那种要正常说出来的心念导致当前说话状态多少偏离呼吸系统的正常运用,所以说的过程就会多少感觉有点身不由己。
            这段话就描述了那些越想说好越说不好的口吃特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4-30 16:18
            回复
              发声说话,不过是呼吸系统以形成声音的方式展现出的自由呼吸而已,所以说话就是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只是平常的呼吸是随意释放,说话形式的呼吸是在特定位置释放,区别仅此而已。吸气容纳就是为了形成声音的一个蓄势过程,你的意念是形成一个声音过程,随着你的意念所展现的行为就是一个自声喉位置释放气息的过程,你的意念在形成什么样的声音变化,释放过程的气息就会随着你的心态展现出相应的过程释放变化。表现声音的整体气息在流动的过程中有一个婉转流出动态变化表现出相应的声音变化。形成气息在流出过程的变化,包括口舌张合动作动态,包括声喉开合释放动态,包括肺腑推进动态,这些相关部位行为动态的整体互动就是你的整体说话行为。所以你的说话行为并不仅仅是嘴巴舌头的咬字动作,而是包括所有能够导致气息动态的所有部位的动作。我们的说话行为是一个整体行为,这个整体行为的核心功能是展现一个表现声音的气息动态。
              唱歌的时候,有时起音太高,结果唱到半截声音提不上去了,大概类似于口吃者说到半截说不下去了。一般人唱歌唱到半截唱不下去,绝对不会像口吃的人那样稳住形成声音的口感不流失,额外的让肚腔恢复气息饱满。形成声音的行为是个整体行为,正常形成声音的过程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撕裂团结的内部调整。发声不过是一个形成声音方式的正常呼吸而已,按当前方式的气息涌动进行不下去,那么就会放弃重新再来,放弃当然是整体放弃,怎么可能存在拖泥带水的部分放弃呢?
              口吃者和一般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别人的说话方式完全就是一种呼吸方式,说话就等同于当前的呼吸,当前的呼吸就是一种说话方式,两者完全是一个东西没有区别。有说话感觉的时候,其实等同于呼吸已经进入状态,呼吸正常展开的时候,其实等同于说话正常展开。但对于口吃的人,为了能说而刻意策划出来的可说感觉所代表的说话状态,包容了当前的呼吸系统,但形成当前说话架构的少部分存在其实和形成呼吸动态无关,呼吸系统只能按当前的整体说话动态去展开,这本身会对呼吸系统的天然特性有所限制导致呼吸不自由,而呼吸系统的展开因为不能完全满足说话系统的动态展开,将会导致说话困难。过程中就会出现呼吸系统不能完美跟进导致说不下去,但这时候说话的口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面对的局面不可能放弃非常正常的可说口感,只能调整供气不足的肺腑运用。
              对于别人,说话就等同于当前的呼吸运用,呼吸运用就是当前的说话过程,所以他们能够自由呼吸自由说话,自由说话自由呼吸。
              但对于口吃的人,说话系统包容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只是说话系统的一个部分。说话状态中,只有那么七八成或者八九成能力在兼顾性的和能够让肚腔出气有关,那么你对于整体气息有所失控仅仅是基本能说,在通过当前的说话姿态,勉强笼络住一腔气息,只能依托当前的姿态顺势而为在气息能够流动中形成相应的动作,说出容易说出的字音。如果那些口型姿态和当前所保持的口舌姿势差异较大,要说这样的字音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说出来。
              有了要说某句话的意念,别人要说出来的条件反射,等同于在说话方式下展现一个正常的呼吸过程。接下来他们可以正常呼吸,所以他们可以正常说话。但是感受一下自己要说某句话的条件反射,在有所担心中逐渐成型的要说感受,完全是一种屏息状态下的精心操作,所形成的最终状态和展开呼吸过程完全无关,按照当前这个形成声音方式的出气状态所特有的动态发展趋势形成不了你所要的出气过程,当然也就形成不了你所要的说话过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02 17:20
              回复
                我们时刻自由呼吸,有说话的意念,就会以发声的方式展现自由的呼吸过程,通过自由的呼吸过程表现自由的说话过程。
                说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呼吸过程,因为能够自由呼吸所以能够自由说话,因为能够自由说话所以能够自由呼吸。
                为了发声展现出自由容纳的吸气过程,吸气的时候就是为了形成声音的过程,出气的时候当然能够自由的从声喉释放,释放出如意的声音效果。这是一个自由呼吸的过程,相应的也是一个自由说话的过程。
                肺腑的出气能力和声喉的拦截释放能力在互动中形成挤压,是形成气流表现声音的根本核心动力,在挤压中揉搓的变化展现出相应的声音变化。核心的挤压揉搓表现出的是说话的整体行为,外在的口舌咬字不过是核心动态的外在展现而已。因为对已掌控的当前气息在挤压中释放这个正常的出气过程,因为在饱满正常出气过程整体性的变化出不同的出气姿态形成流出气息的变化,让我们能够察觉到外在的口舌咬字动作,这是一个因内而外的展现。
                但口吃的人却容易有一个自外而内的实现说话过程,并没有能够整体出气的形态,却在关注中有一个形成咬字动作的口感,相应的为了形成当前的口感有一个肚腔对气息的推进上提进行互动。我们的目标功能核心是在形成表现说话的有效口舌动作所带动的语言过程。别人是在形成整体的的出气能力中形成了气息的流出变化,相应的有一个形成气息流出变化的行为动态,包括你的肺腑声喉以及口舌的相关动态行为,这种过程是一个正常的呼吸行为也是一个正常的说话行为。但你却以口舌能动为根本导致和说话相关的部位组合到一块儿构成当前的整体说话系统,然后相关的说话部位再试图让它们所包容的当前饱满气息生成流动的能力去表现动态的语音过程。别人是要出气,要出气的方式就是当前的说话系统;你是生成感觉可说的那种状态,然后让这种状态所包容的气息生成流动的特性。
                因为在你的概念认识里,就是因为口舌不灵动导致不能正常说,或者是声喉容易闭锁导致发不出来声,亦或是在正常的状态因自身缺陷所导致的肺活量低导致说话能力没法展开。你这种自以为是的认识,在试图能说所形成的说话状态过程,就会对所谓的薄弱环节有所照顾,导致构成说话系统的相关部位在你的关照下相应的排列组合有所变化,相应的整体功能有所不同。为了能说所形成的当前说话系统,却多少偏离了自由呼吸这个根本。按照你的偏好所形成的当前说话状态,因为投你所好当然从感受上说话状态整体是正常的,但按当前状态趋势去展现出气能力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可我们当前的核心追求是能够正常说话,并不是什么舒服出气,所以也就根本生不出什么放弃当前另起炉灶的额外念头。舒服不舒服出气真的无所谓,只要让当前的出气能力尽量能够满足说话过程也就行了。要说话,只能按当前的难受出气方式去表现说话。结果不能正常出气当然不能正常说话,因为不能正常说话其实就是不能正常出气,我们说话很困难,这个过程的呼吸同样也很难受。
                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你认为是因为口舌不听话所导致的说话不如意,事态紧急中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说好的时候,你的核心意识就是消除你所知道的自身存在的那个根本缺陷,你会针对性的形成口舌正常能动为主导的可说状态。
                可能说不好的担心,会导致表现说话系统的肌体应激性的自我防御,处于备战状态,也就是那种随时可以说出来的状态。事实上的口吃缺陷,让你在那些需要正常表现的场合,从心理层次上合理的生出应该有的担心,因为这个担心让你按照自身认识形成相应的布局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你认为需要正常表现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的进入口吃状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03 22:38
                回复
                  吸气是为了形成实现气息消耗的能力,所以容纳气息的开始就已经是说话的开始了,说话的动态从开始吸气正常展开。只要按照意识展开正常历程,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正常过程。挟持能够实现气息消耗的最终容纳积累,自然能展现一个气息消耗过程。表现说话的气息呼吸动态是非常简单的,说话系统不过是释放气息过程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在展现一个释放气息的过程;从表象上来说,我们是通过一种方式展现释放气息的过程。因为释放气息的过程简单容易,所以我们不可能形成不了表现声音的过程;因为在释放气息过程的方式会有所失误,将会导致咬字不清说不囫囵的失误。所以别人不会说不出来,顶多只是说不好。他们会因为说不好而放弃,去重新再说;绝不会因为说不出来,需要调整状态重新再来。
                  我们在自由呼吸,吸纳是为了呼出的效果,我们按说话的方式变换释放气息的姿态形成有变化的声音效果。核心是出气的能力,出气的过程,出气的效果。出气的方式只是一个表象,是因为有实际的出气能力过程,所以才存在展现出气过程的那种方式。之所以口吃的核心,就是他们在形成可以说话的方式感受,然后努力让说话方式笼罩下的气息具备流动流出的能力。
                  有一个为了释放的容纳过程,然后才能展开释放过程。可开始你就在探究释放的能力形成释放的感觉,在释放感觉下的气息饱满,只是为了支撑出释放的感觉,却完全不存在形成奔流的形势。根本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容纳过程,当然不存在什么正常的释放过程,所以你会卡在所谓的发声点进行不下去。
                  求仁得仁,别人在直接形成声音效果过程,他们直接在形成表现声音的气息释放过程,所以他们能够正常说出来。你在实现正常说话应该有的架构感受,状态出来了开始操心如何实现气息流动,事态的展开过程就不是在实现说话过程,事态的最终结果当然不具备实现说话的能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05 11:13
                  回复
                    前方的期待,是你当前努力的方向,脑子犯迷糊没有出路,你的付出就会失去正确结果的牵引迷失方向,随着你的迷糊想当然的形成一种结果。别人没有你那些乱七八糟的错误认识,不会因为试图正常说就会冒出这些乱七八糟的理念,在这些错误理念的引导下偏离应有正确轨道,自己把自己给带偏,按照自己的悖论进入到现实中的死胡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5-12 14:17
                    回复
                      呼吸过程是说话过程的基本脉络,因为说话就是呼吸的一种另类形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呼吸过程。通过吸纳形成释放能力,释放气息表现声音效果,想表达出什么样的的语句,就有什么样的释放气息动态过程,什么样的气息动态就有什么样的声音效果。
                      脑子有思路,现实才会有套路。因为你有心理能力实现形成声音的释放气息过程,所以你才有现实能力积攒出能够释放气息过程的气势。随着吸纳过程气息最终充足,开始处于释放的起点;吸纳的过程,也是释放气息姿态到位的过程;气息蓄势到位开始释放的起点也是姿态动作到位,释放气息的动作开始展开的起点。这个起点其实就是发声点,在发声点首先是有了一个能够饱满持续释放气息的气势,其次才是在这个气势下释放气息的形式,这个释放气息的形式实质上就是说话的方式。我们有能力出气,我们正在出气,我们在从声喉区域位置释放气息的方式出气,这就是形成声音的过程,因为形成气息释放的方式本身姿态在改变,不同的姿态具备不同的声音效果,姿态的改变过程就等同于声音的变化过程。所以,是有了展现气息流出这个根本,相应的存在展现气息流出过程的方式。说话就是以特定的气息流出方式展现气息流出过程,口吃状态就是形成了一个表现说话的气息流出方式感觉,却根本不存在能够展现气息流出的特性。
                      别人是展现出气息的持续流动能力,相应的存在实现气息流动的方式;你是直接形成一个实现气息流动的方式感觉,然后以这个方式感觉为根本去实现一个气息流动过程。
                      逆转乾坤颠倒黑白的结果是在现实中的不可行。
                      因为接下来要实现一个正常的释放过程,所以现在才能存在一个积累过程,有一个从零点到发声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息蓄势,这个气息蓄势的外在形式,就是展现说话动态的姿势到位最终成为展开说话动作的起点。但口吃者没有能力形成这个初始过程,因为他们的脑海里或者根本浮现不出来说话的效果,或者在强烈的逃避意识下没有心理能力直接展现这个说话效果,所以根本形成不了实现目标效果的蓄势过程。
                      所谓的发声点,实则就是说话形式下吸气的终点,出气的起点。
                      别人是直接形成一个气息可以持续流动的能力,同步的有一个实现气息可以持续流动能力的方式,也就是说话方式,按照说话方式可以自由出气,所以可以自由说话。
                      你的行为是直接在形成说话的感受,气息的汇聚布局是为了支撑当前的姿态感受,当前掌控气息的方式和实现气息的流动性毫无关系,所以按当前类似说话感受的方式形成不了气息的流动,实现不出来说话的过程。
                      别人的说话就是呼吸的一种另类形式,自由说话实则是自由呼吸,因为能够自由呼吸所以可以自由说话,说话的特性实则就是呼吸的特性。
                      你刻意形成的可说状态,说话系统的整体特性背离了当前的呼吸特性,呼吸系统必须勉力为之去满足说话动态的需要。刚才听一个口吃者说话,在那咦咦咦,那种说话状态很正常气息供给不给力,勉强按照当前的说话形式去出气,能够强烈感受到那种呼吸系统背离本性勉强为之的难受劲。
                      有刻意维持正常说话状态感受的意念,脑子容易犯迷糊容易出现不知道如何说的迷惑,在迷惑中失去说话目标的同时,下意识浮现出一定的行为维持住已有的说话状态感受不消散。说话目标没有了,但说话状态还存在,可说话状态的内部组合形势布局已经变质了,和实现说话过程没关系,仅仅和支撑说话感受有关系。
                      脱离表现说话效果的气息能动性,把说话该有的姿态感受给实现出来。这种心理就是口吃心理,这种行为就是口吃行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5-16 10:22
                      回复
                        说话过程就是一个呼吸过程,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形成呼出过程,实际上应该有的吸纳过程,你也同样根本没有能力去形成。并不仅仅是你所感受到的出气形式下的说话过程实现不出来,实际上能够形成说出过程的吸纳过程,你也同样实现不出来。
                        不发出声音去默念,你永远也不会口吃。因为这种形式下你可以自由出气,不用非得让出气过程的气息释放点在声喉区域,因为默念过程,我们不用发出声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5-16 11:25
                        回复
                          我们通过形成声音的方式,也就是说话的方式去呼吸,呼吸的特性是过程根本,过程中因为能够自由呼吸所以才能够自由说话。
                          如果你刻意的在摸索中去感觉去形成那种说话的方式,这种脱离呼吸的特性在摸索中所形成的说话方式,按照这种方式展开的时候不可能有效呼吸,而脱离了有效呼吸这个根本特性,你根本不可能正常说话。
                          在摸索中去感觉去形成说话的方式,这个试图形成说话能力的过程,你没有那种心态直接实现说的效果,等同于你没有那种心态按呼吸特性直接展开呼吸效果,所以本质上你并没有按呼吸特性形成说的感受,也就是按呼吸特性展开气息表现声音的过程能力。结果最终所形成的在感觉上完美的说话方式,本质上脱离了呼吸的特性不存在呼吸的态势,按照当前的方式感觉没有能力按照呼吸特性展开,等同于当前的说话姿态感觉根本就没有正常说话的特性。
                          去感受自己的老毛病,那种提前不自觉的准备好,去感觉这个准备好的状态,并不是那种整体试图能够出气的状态。因为不是那种整体正常能够展开出气过程的状态,所以不能整体正常展开说话过程。
                          说话的方式就是能够整体出气自声喉释放,说不下去并不是不能出气,而是不能按当前的说话方式展开出气过程,因为当前的说话方式背离了呼吸的特性。别人是正常呼吸,按说话的方式正常呼吸。你是刻意的形成能够说话的方式,按这个说话的方式不能展开正常呼吸。
                          我说话的感觉,实质上是一种说话方式下要出气的感觉,符合呼吸特性能够按当前说话方式有效的出气,实质上就是能够有效如意的说话。
                          口吃的人潜意识中追求那种可以说出来的状态,在这种潜意识的追求中,你下意识的就会去实现,没有说的意念却直接形成说的感觉,就是没有要出气的意图,根本不是在实现那种能够出气的态势,直接按说话的形式简单的形成了一个出气的感觉,那么当前这个说话形式下的出气感觉当然不能按说话的方式形成出气过程,也就是感觉出来了就是说不下去。这种说话的感觉状态出来了却没法说下去,也就是所谓的口吃了。
                          因为我要实现说的效果,所以才有表现说话效果的呼吸运用。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说,那么展现出来的说话行为,当然和能够说出来没有关系了,实质上就是把那种说话姿态感觉给直接当成目标去实现了,实现出的最终状态当然不会有说的能力。
                          我们要坚持呼吸特性为根本,以呼吸动态为脉络,通过关注呼吸动态这个脉络,避免自己脱离呼吸的特性。
                          就如同迷途中顺着流水的方向就能够脱离困境,在说话中遵循呼吸动态这个脉络就可以避免那种误入歧途。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5-23 10:53
                          回复
                            在需要说话的场合就紧张,紧张是因为你没有说好的能力,内心发虚所以紧张。而且这种场合经历的多了,并不会让你逐步适应,而是更加怯场。因为每一次糟糕的经历对你都是一场打击,会逐步形成深入到骨子里的畏惧。
                            脑子简单见识肤浅,体会到那种越紧张就会越口吃的特点,想当然的就推导出只要不紧张就不会口吃,什么口吃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口吃。
                            口吃群里充斥了各种的奇谈怪论,比如什么口舌不灵活、声喉容易闭锁、自身肺活量太低,脑袋神经掌控语言的区域存在什么基因病变。再有就是上面提到的因为生性敏感容易害怕不好的场景,结果就是搞什么公交演讲,玩的这些尴尬套路我自问是绝对没有心理能力去表演,真的是打死我也干不出这种事。脑子蠢的本质就是见识短容易想当然,神神叨叨的套路别人,懵懵懂懂中被别人套路。
                            在这个乱局中自然就会被人总结出一个规律,口吃不可关注不能矫正,越关注越矫正的结果就是越严重。身处这个乱局中,这种理解还是挺合理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5-23 15:22
                            回复
                              发出声音;
                              气息流动发出声音;
                              实现气息流动的呼吸系统整体,整体的动态变化形成气流的变化动态,气流的变化动态就是声音的变化动态。
                              要说话,就是呼吸系统通过一定的行为动态展现出气发声的过程。核心是出气发声的过程,只是按一定的行为动态这种形式去实现它。
                              口吃的核心就是沉浸在说话的执行难度中没有心理行为能力去实现说的过程,他必须要先把意识中的难点当成目标去克服,以克服意识中的难点为根本去实现能够说出来的过程。
                              你的口吃历史记忆难点就是:口舌姿态用力到位包裹着饱满的气息却不能按当前的动态向前发展实现出声音的动态轨迹。
                              别人随着说话意图的出现,它展现的就是一个气息流出过程,随着呼吸的特性展开,自由出气形成声音的过程就是说话的过程。
                              口吃者有了试图说出来的意图,他营造的是一个口感正常气息饱满能够说出来的正常感受。这个营造过程和展现气息流动没有关系,和什么呼吸特性没有关系,那就是一个说话形式的说话感受。因为形成状态的过程和展现气息整体流动没有关系,所以按当前的说话形式感受、没有能力按呼吸的特性展现出正常的气息流出过程,也就是说不下去了,也就是口吃了。说不下去在那感受口舌可动但肺活量太低;或者肺活量饱满就是嘴巴舌头太笨。但他们就是意识不到当前的整体状态展开,并没有正常说话中的那种恰好可以整体性正常出气的特性。
                              别人是满足呼吸特性,在饱满自由的出气态势下,是一种说话方式的自由出气,气息释放。
                              口吃者是刻意形成了说话方式的气息释放感受,但当前却背离了呼吸特性,没有那种整体自由释放气息的态势,没有按表现声音的需要展现出气息释放的自由,没有说话的自由。
                              这种脱离呼吸特性试图解决难点所营造出的、在感觉上能够说出来的正常状态,其状态本身没有呼吸的特性,没有能力按呼吸特性展现出呼吸系统自由出气的释放能力,也就是没有自由正常说话的能力。就算能说出来,也是背离呼吸特性刻意的勉强呵气形成气息流出过程,虚弱不堪的说出来那么几个字。某些人的矫正方法,不过是在这种不可说的状态中能够勉强说出来而已。
                              别人自由说话,气息流出释放是根本,说话不过是气息流出的方式。停止不说中表现说话的气息流动没有了,形成气息流动的方式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口吃者在勉强可说中气息呵的没了,可说话还没有进行完,说的意念还非常强烈,说的姿态及感受还非常到位。对别人来说,所表现的内容都没了,表现内容的形式却依然存在,这是非常让人奇怪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5-24 0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