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吧 关注:21,919贴子:463,757
  • 4回复贴,共1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IP属地:河南1楼2022-05-13 12:32回复
    别人要说话,要展现说的效果,导致所有和说话有关的部分开始启动,形成的说话系统具备说的能力。
    口吃者有一个某说话部位存在问题的固有观念,比如以往口腔气息饱满说话力感十足却寸步难移很难说下去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么他们要说话,就会静心精心展示出正常可说的口感。说话的口感很正常,但是他们却说不下去,因为肺腑等其他部位是为了形成正常的口感而进入状态,可不是为了实现说的过程去满足说话能力。所以正常的口感想要开说却后劲不足缺乏动力,前行的结果就会从当前可说的感受中脱离出去。你试图让肺腑具备满足正常说话的出气能力,但你没有能力放弃当前所保持的可说口感,那么放弃后恢复的只能是维持当前口感的肺腑状态,而不是能够展开说话过程的肺腑状态。
    你感觉当前所形成的说话口感很正常,其实从本质特性上就很不正常。要发出声音迎合腔体气息的口感,舌身上的动力点最终在会师的时候落实在舌根,发声时动力点在舌根,发声时气息才会天然的在声喉区域汇聚,这样你出气时的气息释放点才会在声喉,这样的出气过程天然的就是发声过程。所以在别人那里自由说话就是自由出气,简单自由的出气过程就是简单自由的说话过程。你形成正常口感的过程,并不是去迎合肚腔出气形成声音过程,所以表现口舌动作的动力点天然的在舌头重心位置,并随着灵活形成动作的试图自然向舌尖偏移。随着说出来的发力,力感向着舌尖唇齿位置汇聚,气息也会向着舌尖唇齿位置汇聚。这样的动态过程声喉位置天然的不是气息汇聚点当然更不会是释放点,所以这样的出气过程所导致的流程天性上就没有形成声音的能力。
    你刻意静心精心形成了正常的说话口感,正常的说话口感本身就很不正常,实现正常口感而进入发力状态的其他相关说话部位,那就更不正常了。但你还在这保持着当前的局部正常,调整其他部位来满足这个局部正常的运转需要,试图能够实现整体运转,整体运转出可说过程,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么多麻烦,但你自己却搞得很麻烦,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同画地为牢。


    IP属地:河南3楼2022-05-13 13:00
    回复
      有了需要说话的现实需求,就会在你意识关注的区域,天然地浮现出很正常的说话感受。你如果没办法从这种和说话能力无关的正常说话感受中脱离出来,你就没办法恢复正常说话。
      关键是很多时候,你并没有要从这种正常说话感受中脱离出来的念想,你是在刻意的保持这个很正常的说话感受,或者是让这个感觉正常的说话感受进一步的更加正常。
      天然的你认为你哪个部位不正常,你的意识天然的就会在第一时间关注哪个区域,你关注的那个区域一定会感觉很正常。关注的区域很正常,关注外的区域在维持所关注的区域让其很正常,你不是在整体实现说的过程,你是在让你所关注的区域很正常。所以才要强迫自己直接展现说的效果,如果准备好了再去说,不过是让你关注的区域正常了再去说。
      你说话的套路,第一步必须先让所关注的区域正常,整体处于让所关注的区域处于正常状态了,然后保持着这个所谓的正常说话状态开始实现说的过程,你不可避免的必须要按这个套路去说,你也就不可避免地必须处于口吃状态然后去尽可能的正常说出来。
      历经各种不可说的尴尬局面,我们下意识的会处于设防状态,去避免接下来的各种可能尴尬。所谓设防,就是关注我们认为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感觉正常。这种正常的感觉让我们有心理能力去开始说,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就没有心理能力去开始说。
      所以要强迫自己不设防,虽万箭临近俺只坦然面对,强迫自己肌肉松弛就看他穿身又如何?
      设防的感觉也是一种类似说话的感觉,真正说话前强迫自己没有说话的感觉,实质上就是避免下意识的形成设防。
      ;;
      别人那种提前处于说的状态中保持着不放,是和说话有关的相关部位都处于状态形成说话系统拥有说的能力,可不是以所关注的区域正常为根本脱离说的能力形成说的感觉。所以别人提前准备好,能够接下来更好的开始说,别人有了说的感觉就等同于有了说的能力。可你准备好了再开始说,那就真的说不出来了,你按照说的感觉去实现说的过程那是真的说不出来。


      IP属地:河南4楼2022-05-13 13:07
      回复
        条件反射就是不加思索,只要担心说不好或者茫然中有不知道如何说的心思,口吃的经历所导致的应对反应,就会让你的行为天然的脱离实现效果,去真实的形成纯粹的形式感受。
        展开说话行为本质上是遵循呼吸特性按呼吸循环展现出气过程,当前有效展现释放气息的整体动态就包括外在可见的口舌动作。展现出气动态是一个整体动作过程,这个整体动态就包含外在的口舌动作,口舌动作是展现气息动态不可避免的必要存在。
        你的说话行为脱离实现效果去形成纯粹形式感受的过程,是一个进入可说状态再去说的过程,这是一个进入说话状态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展现说话效果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脱离呼吸特性和展现呼吸循环无关的过程,在进入到发声点再试图能够说话,就是在进入到发声点再试图能够形成出气过程。在起跑后的助跑过程是为了跳跃,这样你在起跳点才能形成跳跃过程,如果在助跑过程完全没有如何跳跃的念头,那么在最终的起跳点你的状态根本没有能力形成跳跃过程;如果你在说话的起点根本没有要形成说的过程,在一门心思的进入到最终的所谓最佳话状态了,你的当前状态根本没办法以这个位置为起点展开说的过程。
        按发声点位置的姿态去展开形成的气息持续释放才能实现想要的变化声音过程。可在口吃状态的临界发声点:发声的过程完成不了口舌动作,完成口舌动作的过程没有能力有效持续出气发出声音。
        形成最佳说话状态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要展开持续释放气息效果的过程,这是脱离出气能力形成一个出气感觉,口舌动作展开形成的最终姿态和能够有效出气毫无关系。在接下来的发声点,肚子要出气试图持续发声的时候,相应的要展现一个释放气息的动作过程,但你原有维持说话感觉所保持的说话姿态导致口舌不能归位随着气息的动态相应展开,这就是嘴巴舌头不听话的原因。如果你以完成咬字动作为根本去形成整体的说话过程,那么以口感为核心去替代肺腑的功能根本没有能力形成有效正常的出气过程,这就是你口感十足但是肺活量低出不来气儿发不出声的原因。说到底说话过程实质是一个有效正常的呼吸过程,肺腑功能一定要处于核心位置主导局面你的呼吸才能正常,你的说话才能正常。
        我们天然的会依托当前状态去展开正常该有的说话过程,可在你的念想影响下浮现出的气力布局已经让你的当前状态变质了,接下来就会不好说,接受当前局面努力说好的过程会越来越不好说。
        要学着让自己能够舒服正常的展开呼吸过程出气过程,从根本上有效正常的出气才能从表象上有效正常的说话。所以你的方向不是让说话正常,你应该感觉呼吸方面的不正常,努力让自己能够舒服出气正常呼吸。呼吸是正常的,说话态势下的呼吸一定是按发声的方式所展开的,不要管说的好或者说的不好,关键一定要是一个符合呼吸特性有效正常让人舒服的出气过程,呼吸是简单有效正常的,你的说话过程当然也是丝滑简易完全没有难度的。
        对于没有那么多口吃知识的一般人,他们不知道要说的时候嘴巴舌头可能会不听话,也不知道嘴巴舌头很正常的时候肚子会莫名肺活量低,他们不会害怕嘴巴舌头不听话提前对口舌的行为能力进行掌控,他们也不会先形成并维持住说的感觉再去关注肺腑跟进的能力。他们只是知道简单出气儿就能简单发声,随意出气就能随意说话,他们不好说的时候就是感觉不好出气儿了,他们会努力调整气息让气息有序,去避免那种气息紊乱所导致的语音断续,他们的气息动态就是说话的动态,他们不会脱离气息动态去摆平印象中存在问题的口舌声喉和肚子之间的关系,去因为经历过的印象去关注,因为这种关注去凭空生成不该存在的问题。更不会以脱离实际的这种关系所维持的感受为根本去试图形成可说过程,所以他们体会不到说话复杂的极致...口吃效果。
        那种出气的动态就是说话的动态,释放气息的感觉就是发声的感受。如果某个瞬间意念动摇,继续展开的趋势就只是在继续积累出更加厚重的要说感受,继续展开的趋势和能够继续展开有效正常的出气过程无关,那么接下来的说话感觉就不再是能够有效正常的出气感觉,结果就是不好说了,失去了正常的说话能力。说话的口感就是控制气流变化的感觉,空有一个控制气流变化的感觉,却不能立足在有效正常的出气能力上,那就没法说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9-01 16:15
        回复
          口吃就是对自己能否说出来的不自信,导致自己在事实上没有展开呼吸循环,也就是没有展开说话过程,却试探性的生成了实现说话过程的发力感觉,这种发力感觉实质上就是呼吸循环中展现出气过程的态势,可按这个态势你没办法表现正常有效的释放气息过程形成该有的声音效果,这种说不出来说不下去的感觉就是口吃。
          对于要表现的声音效果却没有能力实现出来,其实每个人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模仿歌唱家去唱某首歌,在模仿的过程曲调该高的地方高不上去,甚至该低的位置低不下来,不该停顿换气的语句甚至停顿不止一次的去多次换气。虽然歌唱家所演示的那种美妙效果我们模仿不下来,但总算竭尽所能的唱下来了,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像口吃效果那样根本没有能力唱出来。
          同样听完名家诵读一篇文章后,你再怎么去努力,念出来的也是属于你自己的那种低劣效果,说出来很容易,但是念出别人那种艺术效果真的很不容易。
          能够很容易的唱出来,能够很容易的念出来,就是因为你的呼吸能力就是当前的说话能力,说话能力完全就是呼吸能力。要展开声音的态势,实质就是要展开气息释放的态势,在要展开气释放的态势下能够展开气息释放过程,当然就能够展开你所要的声音过程。
          因为说话过程实质就是呼吸过程,我们通过呼吸的动力展现悠长的气息释放过程,实质就是说话动力十足语句绵延如意。没有要说出来却形成了一个可说的口感,实质就是没有要展开呼吸过程,脱离呼吸特性关注要实现的语音变化形成一个释放气息的态势,也就是所谓的可说口感。依赖这样一个凭空出现的释放气息的态势,你怎么可能按照当前的出气方式为发力根本,展现一个正常有效的持续释放气息的绵延过程呢?别人展开说话过程就是展开呼吸过程,是以表现气息动态的肺腑为发力根本,你却以这样的口感为发力根本去撬动肺腑对气息的运用过程,自己细细的品一品不感觉荒谬吗?
          说话就是按发声的方式去自由呼吸,表现自由的说话过程。自由呼吸就是你想怎么出气就怎么出气,按照当前气息运用能力根据现实意图整合出表意语句,你的头脑里会自然浮现相应长度的句子,你就会释放出这样长度的气息,你想表达什么样的字词,你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气流变化。
          说话系统是浑然天成的,产生声响的念头会让你按发声的方式展现气息流出,在这种方式下的呼吸动态就是你的说话动态。肺腑自由出气,呵气形式所导致的从声喉区域释放气息天然可以发出声响,过程中包括口舌在内的各部位组合按自己的心态展现相应动态表现气流变化实现声音变化。浑然天成的意思就是一体不可分的有机体,缺少哪一部分都会造成功能坍塌。对可说能力不自信的心态下没有在展开说话过程却形成的说话态势,就是一种功能缺失的残缺系统。你没有要直接生成声音效果,你没有在展开气息释放出体的过程,比如有了说话的口感然后肺腑动力才会跟进;或者要形成动作的口舌和肺腑的动力存在互动了,声喉还完全没有参与的迹象,事实上不存在呵气形式的要从声喉区释放气息的趋势。你真的在说出来所形成的说话系统功能当然是整体有效的,如果你在没有要真实说出来的前提下关注说话系统的某个部分并先期去实现这个部分的正常,就会导致这个部分及其相邻部位提前独立进入状态,这种残缺系统接下来再怎么调整修补,也实现不出来有机系统的整体正常功能。有机生命体都是单一细胞衍生展开综合整体形成的,可不是先装好驱干再安装胳膊腿,你那种探索性的让所关注的局部区域正常,然后以这个先期形成的局部正常体为根本,其他部位根据需要跟进配合,在能力的顶点形成最终的最佳说话状态,这不就是个装配过程吗?
          ……★……
          说话过程实质就是呼吸过程,说话过程中的每一点位,都是呼吸过程正常展开所途经的点位,所以在这一点位呼吸能力都可以自然有效的进行下去,不存在呼吸不能正常展开所导致的说话进行不下去。因为要展现声响效果的心态所导致的当前呼吸一定是在按发声的方式去展开,所以你的当前呼吸过程只要能够展开那么你的说话过程一定也在展开,不存在说不出来。
          因为你的呼吸动态和说话动态不重叠,拥有了一个和呼吸动态无关的说话口感,试图按这样的口感动态趋势去展开就形成不了正常的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不能有效展开当然也就形成不了说话过程,这就是失去说话能力所导致口吃状态的根本原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12 0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