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87贴子:2,973,229
  • 1回复贴,共1

对道德经的注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德经注解很多,唐玄宗李隆基和宋徽宗赵佶以及明太祖朱元璋都有不同注解,但都取法于自身当时的环境,因此都有偏颇,王弼版本不错,至于张道陵写《老子想尔注》则私心大盛。需要明察。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将其称之为道,但不是通常意义的“道” 被称作可名说之物,也并不是通常意义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名无名”等等的事物作为相对性将“道”体现出来。无欲有欲相生,“道”的其妙其徼也被体现出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唐玄宗李隆基注:如上两者,皆本于道,故云同也。动出应用,随用立名,则名异矣。出则名异,同则谓玄。玄,深妙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因不生,则同乎玄妙。万法由之而自出,故云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和丑恶相比较而显现,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恶就会出现。善与不善也相同〉庄子:“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李隆基注:六者相违,递为名称,亦如美恶,非自性生,是由妄情,有此多故。〉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明白自然之道的原理,处无为之事,就可以规避这些问题。顺于道而不去干涉,称之为无为。但并非有无为有为之分。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李隆基注:万物各自得其动作,而不辞谢于圣人也。圣人之道,只是效仿“道”而行事,因此没有不居的概念,故没有不居也没有不去的区别〉
并非有去和不去的区别。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唐玄宗李隆基注:尚贤则有迹,徇迹则争兴。使贤不肖各当其分,则不争矣。〉
〈既无尚贤之迹,不求难得之货,是无可见之欲,而心不惑乱也。〉
圣人之治为什么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因为所谓的圣人之治,便是效仿“道”的状态,在混乱中找到相对应的平衡。因此民众在贴近道的状态下生息,也就不需要所谓的区分对错是非的小智慧。圣人看似什么都做了,但其实只是让事物回归平衡。这便是无为之治,百姓皆谓:“我自然”
虚其欲心,实其虚腹,弱其强志,强其弱骨,让事物回归平衡。即是圣人之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宋徽宗赵佶注:然道本无系,物自宗道,故似之而已。
“道”看似虚空,但效仿其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却看起来也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而生息,这种不受外物影响的生息便是贴合“道”的状态。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便是老子所说如何使事物贴近于道的状态。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同理。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没有“有仁义”或“无仁义”的状态,万物对于天地来说没有差别。我们之所以看到了仁义,其实只是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差别。因此美丑,高下,仁或者不仁都出现了。圣人之治同理,天地效仿“道”的状态,便像是一个风箱,以其不自生而身存。
道只体现在平衡之中,言多而数穷,是有为之法,王弼注:“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可参考庄子对于“天籁的看法。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道没有所谓生或者死的状态,养育了万事万物。因此天道便可称之为是众妙之“牝”即出生之处。
也即所谓的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唐玄宗李隆基注 :虚牝之用,绵绵微妙,应用若存,其用无心,故不勤劳矣。〉勤:不疲倦,无穷尽。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即顺应于道,明白万事万物不受外物干扰的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是贴近于道,没有所谓的生或者长生,即在我们眼中,是名为长生。 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 即圣人也没有所谓的私心和非私心,圣人效仿于道,让自己融入天道,在我们有是非对错的普通人眼里,便是其私心成。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水并非取法于道,也并非我们眼中看到的处于恶地,水只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流向低处,这对于水来说便是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5-14 10:28回复
    水只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而无私欲。流向低处,这对于水来说便是其“道” 也便是几于道。
    唐玄宗李隆基注:上善之人,处身柔弱,亦如水之居地,润益一切,地以卑用,水好下流。”
    因此效仿水之道,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便是几于道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5-14 1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