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775贴子:586,139
  • 1回复贴,共1

谈成为戏曲艺术家的标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成为戏曲艺术家的标准
作者:宋威镇
戏曲艺术家是指从事戏曲艺术创作,在戏曲艺术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工作者,由此可见成为戏曲艺术家的标准还是很高的,演员的杰出成就就是具有与众不同、才能出众的表现,比如豫剧的“六大名旦”,宋桂玲、唐喜成、牛得草、李斯忠、刘忠河、吴心平、任宏恩、张宝英、海连池、张新芳、李天方、毛爱莲、申小梅等。之所以要谈一下成为戏曲艺术家的标准问题,是因为看到戏曲界存在艺术家泛滥,存在滥竽充数之辈,鱼龙混杂现象比较严重,某些媒体也存在推波助澜,动不动就把演员冠以戏曲艺术家的帽子,部分演员存在自吹自擂,虚荣心强,存在夸大自身成就,名利心浮躁,欣然接受这样的高帽子,于戏曲发展不利。那什么样的演员才能撑得起艺术家的称号,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戏曲艺术家的认定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人根据对戏曲艺术和戏曲艺术家的认知,提出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希望对大家辨别戏曲艺术家有所借鉴。
一、有深厚的艺术功底
深厚的艺术功底是成为戏曲艺术家的基础,没有哪个戏曲艺术家是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戏曲艺术家需要扎实艺术功底的真实写照,老一辈的戏曲艺术家,他们具有共同特点是非常勤奋刻苦,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练就了深厚的艺术功底,一直在戏曲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攀登,对戏曲艺术精雕细琢,最终独树一帜,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在戏曲艺术领域获得杰出的成就。深厚的艺术功底需要下苦功夫、长时间的练习,而一些急功近利的演员不想下这个功夫、花不了这个时间,导致一些演员基本功差劲,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要想成为戏曲艺术家无异于痴人说梦。要想练就与众不同的艺术功底,也需要有戏曲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大胆创新的意识,为开创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奠定扎实的基础。戏曲艺术家会对自己的戏曲艺术及演技不断地打磨、改进,以符合戏曲人物的设定和戏曲观众的审美,真正做到演啥像啥,能迅速进入剧情,扮演的戏曲角色能够让观众感觉真的就是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大小角色均能出彩。
二、有经典的代表作品
成为戏曲艺术家最关键的核心标准就是要有自己的经典原创代表作品,艺术水准高,且很多人或剧团模仿经典之作进行演出。代表作品是最能体现戏曲艺术家艺术风格的作品。经典代表作品是戏曲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也是戏曲艺术家不辞辛苦付出收获的果实,对助推戏曲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艺术家的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部经典作品就能使演员具备成为戏曲艺术家的条件。那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观众高度一致认可的、公认的作品,比如唐喜成的代表作品《三哭殿》,刘忠河的代表作品《打金枝》、常香玉的代表作品《花木兰》、马金凤的代表作品《穆桂英挂帅》、阎立品的代表作品《秦雪梅》、李斯忠的代表作品《下陈州》、吴心平的代表作品《包青天》、牛得草的代表作品《七品芝麻官》、谷秀荣的代表作品《五世请缨》、任宏恩的代表作品《我爱我爹》、海连池的代表作品《卷席筒》、马琪的代表作品《寇准背靴》、张新芳的代表作品《陈三两》、王秀玲的代表作品《风雪配》、李天方的代表作品《李豁子离婚》、申凤梅的代表作品《收姜维》、毛爱莲的代表作品《白奶奶醉酒》、申小梅的代表作品《李天保吊孝》,代表作品中除了主演之外,其他主要演员表演的精彩片段或经典唱段也是该演员的代表作,也是该演员具备成为戏曲艺术家的基石。有了经典代表作品才具备成为戏曲艺术家的实力,没有代表作品那戏曲艺术家的名号就是空中楼阁,唯有出好的、原创的作品才是演员未来的出路。
三、有知名度和传唱度
戏曲艺术家在社会层面要具有高知名度,其原创作品中经典唱段戏曲观众传唱度高。戏曲艺术家及其经典唱段获得传播的方式也是不断地丰富迅速,这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戏曲艺术家及其经典唱段传播方式也由原先的舞台实景演出,观众现场跟着学唱,现场才能认识戏曲艺术家,到演员的音频广泛传播,观众跟着磁带、收音机学唱,再到大量VCD、DVD戏曲光碟视频传播。进入视频时代,戏曲艺术家知名度及经典唱段的传播更加直观可视化,观众能看到戏曲艺术家的全貌,不但能听到演唱,还能看到戏曲艺术家的表演,立体化的戏曲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为戏曲爱好者更好的传唱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进入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家的知名度和经典唱段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有了加速度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观众的接触度,通过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群聊等时不时的跟戏曲艺术家留言交流,戏曲艺术家对戏曲爱好者在传唱方面也能够给与指导。如今进入自媒体时代,通过抖音、快手等,戏曲艺术家的知名度和经典唱段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戏曲艺术家,各种模仿自拍传唱形式丰富多彩。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演员如果没有知名度,没有经典唱段在戏曲爱好者中广泛传唱,就不能算是戏曲艺术家。
四、人民群众广泛认可
艺术家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爱接地气、走进群众、贴近生活,戏曲艺术家在观众中具有号召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演员怎样能让大家广泛认可,首先是要有过硬的艺术作品,其次是让大家都认识或接触得到,所以学会宣传对演员来说非常重要,自古有多少戏曲人才泯灭于众,数不胜数,有时候“酒香也怕巷子深”,纵有戏曲才能没有宣传就无人可知了。具有实力的演员要使用各种平台宣传自己,让广大人民群众熟知,最终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戏曲艺术家。文人墨客的挥笔称赞捧出了豫剧皇后、豫剧小皇后等戏曲艺术家,靠影碟视频加上互联网的传播捧出了豫东八大红脸王,利用梨园春的平台很多戏曲艺术家得以在电视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如今通过直播、拍小段子也可以让大家看到。戏曲艺术家的宣传对于让广大观众认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对戏曲艺术家的影响不可估量,有良好的戏曲才能,不懂得宣传的演员今后也很难成为戏曲艺术家了。
五、有责任感德艺双馨
戏曲艺术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秉持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私德,为社会树立榜样,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戏曲艺术家是公众人物,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要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戏曲中的腐败堕落、阿谀奉承、争权夺利、排斥异己的不正之风,戏曲艺术家的德行和艺术都要具有良好的声誉,充满正能量,戏曲艺术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好的人品道德才能出好的戏曲艺术,要对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有责任感,传承好戏曲艺术宣扬真善美的精髓,打造接地气、通俗而不低俗的精品戏曲艺术,发挥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为创建和谐文明社会贡献戏曲行业的力量。德艺双馨也是戏曲艺术家理所当然的责任,戏曲艺术家在社会中影响越大,责任也就越重,要对戏曲艺术存有敬畏之心,不可异化戏曲艺术,对戏曲艺术下真功夫,要把德艺双馨当作自己的艺术目标和人生价值,为戏曲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看、有营养的经典作品,做一个有艺术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戏曲艺术家。
六、需要文化艺术修养
新时期的戏曲艺术家,文化艺术修养相当重要,随着人们的精神文明、物质丰富、文化修养的提高,观众对戏曲艺术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靠以前传帮带的传承艺术,有局限性,只有文化功底深厚的演员才能真正读懂艺术,对戏曲的故事情节设置更合理,让戏词的逻辑性变强、通顺押韵,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戏曲的演出也会更严谨、更自如。所以演员需要加强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能够增强演员对剧本的理解能力和对人物的塑造能力,才能做到表演轻松自然,与戏曲艺术融为一体,进而不断提升戏曲艺术水平,才能担负起戏曲艺术持续发展的重任。有的人认为,作为戏曲演员只要演好戏就行,文化艺术修养的高低并不重要,并把老一辈艺术家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同样创作并演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角色或作品等加以反驳,这种认知是片面的。老一辈艺术家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奔波,没有精力和财物支撑接受教育,提升文化水平,所以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而现在是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都高,高等教育都快要普及化了,如果演员自己不提升文化水平,不注重艺术修养,戏曲艺术水平的提升就会受制,就难以跟得上社会艺术欣赏水平提升的脚步,也会成为阻碍演员成为戏曲艺术家的一道坎。
具备戏曲艺术家标准的演员要学会利用各种平台宣传自己,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成为真正的戏曲艺术家。对于那些吹嘘夸大的戏曲演员称自己为戏曲艺术家的,希望大家能抵制这些滥竽充数的戏曲艺术家。特别是有些上过梨园春的人,以为能唱几段(花里胡哨),能耍几下(上窜下跳),能打诨嬉笑(低俗恶搞),就以为自己是戏曲艺术家了,其实离戏曲艺术家的标准还很远,顶多算是借助梨园春的平台有点知名度而已,把自己标榜为戏曲艺术家真是贻笑大方,真应了那句“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那尴尬得就是别人”,如果抱着这样自嗨的态度,那脸皮的厚度真的是比城墙还厚了。是不是戏曲艺术家不是靠自己标榜的,不是靠媒体吹嘘的,是要靠拥有代表作品的实力支撑的。只要戏曲演员具备了经典的代表作品,推广宣传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戏曲艺术家的名号就会不请自来。


IP属地:河南1楼2022-05-29 18:00回复
    朋友你好 请问你那里有没有宋桂玲老师回忆录全部的电子稿,能不能发给我一份?感谢微信Jyk1974568736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03 0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