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凌吧 关注:393,636贴子:20,650,003
  • 2回复贴,共1

「爱。心凌」半月谈表扬了王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期,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第3季上线,歌手王心凌凭借自己的经典曲目《爱你》,再次火爆全网。仅仅依靠一首2004年发行的歌曲直接冲上了热搜话题榜,而且一般人上热搜同时有3到5个话题就已经已经算很厉害了,王心凌最多的时候同时十几个话题。5月23日某音乐平台榜单前10位的歌曲除了一首易烊千玺的《种子》,其他几首歌都是王心凌的经典作品,可见其恐怖的出圈实力。
但如果细致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成绩对于节目组来说是始料未及的,他们在首期的剪辑中所分配的镜头分量和开播之前的宣传侧重重点都没有押中王心凌这匹“黑马”。为什么?因为他们一直把受众的重点都放在屏幕前看节目的00后身上。虽然04年的歌曲超出了年轻人的认知范围,却没有想到成功引发了已经步入中年的80、90后的青春回忆,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年龄上的断层背后正是歌迷与粉丝这两种文化的对比。
在80、90后正青春的年代是“歌迷文化”盛行的时代,歌迷这个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某个人的歌曲而喜欢了某个人,它的主体还是音乐本身。受“歌迷文化”影响的主要群体通常都是而立之年以上的中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身份的确立,让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减少了网络文化的参与性,他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和视听习惯更加的固定和纯粹。
在80、90后歌迷的视角中,往往音乐是一回事,人品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他们喜欢的某个明星人设塌方了,他们很少会去维护,而是可以很中肯的提出批评,这不是冷血或者是无情,而是这个群体并没有受到偶像经济化的影响,他们可以更加成熟的去思考问题。当“甜心教主”王心凌唱出那声娇滴滴的“爱你”的时候,你可以问问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的他,是在欣赏这位正在跳舞的大姐还是在追忆他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春。是不是课间操转体运动,故意做错反方向寻找的羞涩的眼眸,是不是夕阳下操场中路过的熟悉的身影,是不是从来没有向你坦白过的隔壁教室清纯可爱的她。
而受“饭圈文化”影响的主要群体则通常都是年龄偏小的00后群体。与歌迷群体大多都是散漫的状态相比,“饭圈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以群体化方式为发展基础,爱屋及乌的粉丝心态有包容性的善良,又充满强制保护的欲望,刷榜、投票控评等常规的粉丝行为与传统的“歌迷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00后身处在一个偶像经济的新时代,而且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不够理智,在群体的鼓动下很容易模仿别的群体成员,变得鲁莽、冲动和暴戾,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和后果缺乏准确的判断。这就导致有些时候他们可能会用极端的方法试图扭转與论走向。
近年,畸形的“饭圈文化”频出,其利用“饭圈”的超强控制力和组织动员力,在网络舆论上制造影响和声势中立的理性声音被迫沉默,用网络暴力党同伐异。畸形的饭圈文化正在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使得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对偶像的崇拜陷入盲目和绝对,同时也对社会的公序良俗形成挑战。
其实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无论受什么文化影响,只要能守住一个度,不失去正确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引导,就能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的偶像对于青少年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性的崇拜偶像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喜欢偶像变成为盲目追星,不加分辨和思考,只会让自己的真情实感变为被人利用的舆论炮灰,被资本当作韭菜收割成为资本的敛财对象。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饭圈文化”,家、校、社一个都不能少。
从家长角度看,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上急于摆脱家长的管束,对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心理学上称之为“遥亲感”。在偶像崇拜问题上,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应是审判者,而应是高质量的陪伴者和引领者,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介入式参与子女的偶像崇拜,分享自己的偶像和偶像认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追星方式。
从学校角度来看,要正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话语权。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青少年的利益诉求,正视青少年群体迷惘、冲动、叛逆的青春期心理特征,正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身份认同的寻找、价值观的不确定、意志力的不坚定,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升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用平视的眼光观察青少年偶像崇拜,引导青少年由偶像崇拜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
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进一步持续整治“饭圈”乱象作过专门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坚决抵制造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探索构建“饭圈”管理长效机制,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同时,主流媒体和主管部门也必须要引导好“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比如:当“饭圈”开展“驰援武汉”等公益行动时,应给以及时正面的报道,激励“饭圈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侯宇鹏)


IP属地:浙江1楼2022-06-23 19:14回复
    《“浪姐3”和“甜心教主”翻红的背后 ——浅谈“粉丝文化”及“饭圈文化”的影响》


    IP属地:浙江2楼2022-06-23 19:21
    回复
      其实带过团队,做过项目就能够意识到娱乐圈营业模式的核心改变。以前没有那么多平台节目,艺人只能靠自己的形象与作品,这在职场上叫交付能力,你付出了多少,没人管你的,就看你最后交付了什么东西出来,所以以前的艺人只能不断打磨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维持自身形象,就像公司打磨自己的产品。现在的什么选秀、养成,谁在意作品?就看那些偶像卖骚,在职场上就是不断强调自己多努力,环境多恶劣,同事多不配合,最后没东西交付的废物。
      总而言之,以作品说话才是最合理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05 0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