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吧 关注:415,472贴子:876,378
  • 0回复贴,共1

中国国庆黄金周的十年之变令人欣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一黄金周是国家利用国庆假期来鼓励大众出行、旅游、消费的一种方式,它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又可以拉动内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99年出现第一个7天的“十一黄金周”, 2000年国庆放假开始,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二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黄金周制度出现的动因之一,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而做出的举措。之后每年国庆节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即便是在今年,全国疫情形势相对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国民的兴致不减丝毫。
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在上海,“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节日期间核销金额超过1.35亿元。线下消费总额达407.7亿元, 增长明显。在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发放了2.83亿元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补贴,参与人数超1.4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5554.11万人次,日均发送3650.6万人次。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的大流动送到了相应的影响。但是,这种假期出游的意愿一点都没有减少,无非是就近满足而已。这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本地游、周边游,成为广大居民出行首选。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我们置身北京,就能感受到火爆的京郊旅游是什么概念和场面。
其实,这个黄金周的火爆,带动了中国假日旅游,乃至休闲中国的建设更加生动。看中国十年的假日旅游,确实折射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令人感到十分欣慰。我们一再说的发展惠及人民,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确实不是虚言。
第一个事实,中国人休假的时间增多了。统计显示,全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60天增长到目前的115天,占全年的比例超过31%。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年有近1/3的时间在休假。总体来看,全国全年旅游收入和人次都较十年前有明显上涨。
第二个事实,我们的商业设施更多了。202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成一定规模的步行街或商业街约有2100条,全国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也已超过5000家。
第三个事实,过去十年,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显著增多。还新增了近一倍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藏品数量成倍增加,参观人次也较十年前增长了32.7%。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设施惠民成为不争的事实,全国艺术表演场馆稳步扩张,演映场次增加了630%,观众翻近200%。这种参与度之下,也说明中国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丰富多彩。


1楼2022-10-22 15: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