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吧 关注:3,198贴子:63,140
  • 1回复贴,共1

流波《中国农耕史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部从史源角度全面论述中国农耕文明的史学著作,是流波继《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后又一充分体现“新文明文化史观”——力求正本清源中华并人类文明文化史的开山之作。2023年5月由新家坡环球出版社出版。
作品简介:《中华农耕史纲》(以下简称《史纲》)站在历史和辩证的高度阐述中华农耕文明史,以翔实详细的考古实例论证农耕文明起源于中华,为中华并人类文明的发祥、发展揭晓了触手可及的的古史脉络和传播路线图;作品以时间为主轴紧紧扭住考古这根准绳对中华农耕文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推演,广义而不失要意,宽泛中又集专攻;作者以唯物史观的态度、以考古、史学为依据对“西方中心论”下的文明史观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剖析,对中华与世界文明采取求真而又合乎逻辑的对比推理从而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充分显示了“新文明文化史观”鲜明的特征;作者运用考古学、史学、逻辑学、古文字学、古气象学、古文献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并结合天文、地理、民俗、传说等广阔领域进行融会贯通,相对益彰,从而使作品高屋建瓴,视野开阔,纵横捭阖,资料繁富,语言生动,让史学著作活泼而又不失严紧,读来一气呵成,堪称目前这一领域的开拓之作。全书分八篇十九章,从上万年最早农耕文明遗址入手,阐述中华水稻农耕文明是中华并人类文明之源;《史纲》以考古与史料等相结合详细论述“五谷”、“六畜”起源和发展,充分论证中华农耕文明之光就是世界文明之光;《史纲》从共工大禹治水到新中国彻底改变中华几千上万年来水旱灾局面进行点面总结,对先秦文献古籍到明清农史巨著简明要举;《史纲》从天文地理阐述二十四节气与农耕姻缘,突显中华农耕文明何等气象辉煌;《史纲》从“白色石斧”到万年神农造耒耜,鞭笞西伪,意义非凡;《史纲》对中华农耕传统工具进行例举,对农耕文化遗址进行例举,纲目互张。
中文名 中国农耕史纲
英文名 Outlin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作者 流波
题材 农耕史学
语言 中文简体
出版地 新加坡
出版时间 2023年5月
出版社 新加坡环球出版社
ISBN 978-981-5158-80-9
定价 95 美元
目录第一篇 以考古为基准以逻辑为准绳树立相对正确的文明史观第二篇 农耕文明起纵横谈
第一章 五谷
第二章 六畜
第三章 上万年至七千年农耕文明遗址例举
第三篇 稻作文明映射万年农耕文明史
第四章 为什么最早的农耕文明是稻作文明
第五章 距今万年后水稻的“春天”到来
第六章 水稻农耕文明之源是中华并人类文明之源
第四篇 从共工大禹治水到新中国
第七章 古洪水治理探源
第八章 历史上的水利工程与人物举例
第九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五篇 历史上的文献古籍
第十章 农耕古籍(文献)归类
第十一章 古籍文献特点分析
第六篇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
第十二章 廿四节气溯源
第十三章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
第七篇 农具与农耕
第十四章 白色石斧砍断了“莫氏线”
第十五章 神农创耒耜
第十六章 传统农林牧副渔工具简例
第八篇 农耕文明遗址列举
第十七章 大众类遗址例举
第十九章 地理类遗址例举
第十九章 民俗类遗址例举
自序
十几年前,我提出“新文明文化史观”理论。那么,什么是“新文明文化史观”呢?我陆续在《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即“新文明文化史观”奠基作及众多文章中做过不少论述,总结起来就是:“新文明文化史观”是对近代以来“西方中心论”主导下的文明文化史观进行反思、结合中华并人类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再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中华文明上万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华文明引领人类直到近代”“中华人种是人类的祖种祖族”“长江流域古糯语(人类最早文明发祥者——种植古糯稻的糯民即古糯汉或说古汉民说的语言暨古汉语的前身)为上中古全球通用语”、“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引领人类上万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文明彰显人类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美好和谐的圭臬”等重大新史观的概括。这一史观和理论的提出无论怎么说都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文化史上的大事件,是对近代以来由“西方中心论”主导下形成的中外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明文化历史观的拨乱反正,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内忧外患困境、民族意识步入“崇洋媚外”、“懵昧糊涂”窘境重新走向文化复兴的标志,是人类重新走向天下大同、走向和谐文明、重建中华大九洲康庄大道的隆隆礼炮……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期望本书为正本清源中华并人类文明史和“新文明文化史观”再添光彩。谨以此书献给上万年来把糯(农)耕文明播撒全球的先民!献给中华民族和人类共同的列祖列宗盘古氏、女娲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糯(农)氏、炎帝、黄帝、蚩尤、夸父、共工……!献给为中华复兴砥砺奋进笃行不怠努力不止的人们!作者简介
流波, 男,汉族;实名刘博,湖南新化人,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长在火红岁月;曾援藏八年,将青春热血抛洒高原;高教八载,寓中华文明文化于学校教育而为荣为乐;后从事地方人大工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添砖加瓦 。原湖南省人大民侨外委办副主任。
新时期民族爱国启蒙前行者,新文明文化理论史观的创建者,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文史客座教授,《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作者。


IP属地:湖南1楼2023-09-25 11:36回复
    大家好!新来咋到,还请多多关照!


    IP属地:湖南2楼2023-09-25 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