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4,349贴子:16,471,155

系统形态及它们间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于物质,大家都清楚,它们都有固态,液态,汽态和等离子态。比如水,固态为冰,液态为水,还有汽态与等离子态。在这些形态的变化中,而有热力学的熵与焓,来解释其形态变化所需要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能量)。这被某位思想者联想到整个宇宙,而有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由他的这种联想,推证了宇宙将从现实的有秩序的宇宙,逐渐变成无序的而且是热寂的冰冷无序的宇宙。并用熵这么一个概念来对系统的系统状态进行描述,却在有序与混乱的系统状态间,没有实质性地解答多少问题。这新概念,如同为传统关于系统问题的解析穿上了另一套花里胡哨的新装而让人更加迷茫!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02 14:10回复
    从012345的水火木金土的传统系统论上看,1的水,相对的是火,水在北,为冬为冰,在东为春为水,在南为夏为汽,在西为秋,为成果中的精(成等离子的离子态)。1是根本,它的变化是与它相对的2的联系对立而相异相成而为3的。3在1与2的持续作用下,继续发展变化而为4。这是传统对1234,水火木金,春夏秋冬及相反事物变化的认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2 14:24
    回复
      问一下4或者5这个数字有什么特殊的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1-02 20:28
      收起回复
        从物质的固液气等离子态来看,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封闭系统的固态,半开放系统的如生命体,以及开放系统的气态和自由系统的等离子态。这些不同状态的系统,各有自身的特点,也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存在与变化的方式,而这些不同的存在与运动方式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并存在着一种运动趋势:那就是自由系统→开放系统→半开放系统→最后形成封闭系统这样变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2 22:24
        回复
          熵增定律,纯粹就是忽悠人的!


          IP属地:四川5楼2024-01-20 19:33
          回复
            熵的本意:是相变谢温度不增加却吸收大量的热量,这个热量在相反的过程叫放热,放热为焓。从系统本身讲:m质量的系统,从A相转化为B相的节点上,为内部形成差异→差异消除而达到系统内的均衡,这就是熵增现象。
            比如:冰块从固态全部变成液态的节点上,所需单位质量的热量为熵,从液态变为汽态,在完全汽化时所需热量也为熵,汽态完全转化为等离子态时也有熵增。也即,熵增就是固液汽等离子相变,从局部的不均衡的差异到系统的消除差异,达到均衡,再同步的系统发展变化。


            IP属地:四川6楼2024-01-20 19:34
            回复
              从这里,你就可以发现,《周易》的从屯的起点,到水火既济的终点,正是描述了从系统内的不均衡的矛盾存在而有系统内的矛盾运动,到系统内均衡的运动变化小并达到系统的不动而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叫封闭的热寂状态。
              也即系统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不是象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那么迅速,而是从局部开始,直至全部形成这种变化,而达到另一种形态或另一种存在形式的系统均衡。


              IP属地:四川7楼2024-01-20 19:35
              回复
                前一种形态的系统均衡到另一种形态的系统均衡,这个节点,需要吸收外部的物质与能量,这就是熵!熵增,是固态变液态,液态变汽态,汽态变等离子态的过程节点上,所需能量是逐级递增的。
                从自然的角度讲,物质的运动趋势是从开放自由系统的等离子态→开放系统的气态→半开放系统的液态及生命体→封闭系统且系统均衡的固态这样发展变化的。


                IP属地:四川8楼2024-01-20 19:35
                回复
                  这种发展是可逆的吗?从现在所观察的大量事实看,在自然的变化中,似乎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运动趋势,而在人为的干豫下,加速或阻止,并逆反其运动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这就是,反之者,道之动,弱之者,道之用。而物极必反,也讲到了,这个过程,在自然中仍然是可以逆转的。
                  当一般物体达到物极状态,就会死亡,并转化为其它形式的存在,这叫量变导致质变。《道德经》也讲,道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这很象星球爆炸!
                  为什么《道德经》知道,星球爆炸,并重组呢?是因为,它有个不生不灭的,独立而不改,可为天地母的本原,在浊沉轻浮,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物以类聚的推导中,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来的。


                  IP属地:四川9楼2024-01-20 19:36
                  回复
                    物质的四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与等离子态,这四态又对应着四种系统状态:封闭系统,半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和自由系统。物质由自由系统→开放系统→半开放系统→封闭系统这样的过程发展。如同水一样,等离子态→气态→液态→固态。当成为固态就是热寂状态!


                    IP属地:四川10楼2024-01-20 19:46
                    回复
                      生命体也是如此吗?从最初的授精卵的离子状态的细胞,形成一种半开放的系统,在吸取外部物质与能量的过程,新存代谢地诚长,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而在形(形貌),质(质量体重),性(性别)方面,随着吸取外部的杨质及能量的量变而发生变化,当然,这个过程是在新存代谢过程中发生这种变化的。并以性的状况来划分出不同阶段,也叫性格,而有生长成老死。现在不用性格而用年龄段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性质形的特征,及相应的性格。
                      人的生命体是一种半开放的系统,而这种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性的角度看,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旺而衰的过程,性又被称为精,养生修炼者,从这方面看,认为节欲则不耗精,并炼精化气,炼气还神,就能长寿或长生。
                      气又是什么呢?气在骨,故有骨气之说。而骨又是固态的,而骨也是随着性的变化而表现出正相关的同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当性成熟的成年阶段时,往往也被称为精气旺盛的阶段。性衰竭时,骨气也往往不足。佛教高僧修炼出舍利子,这是否骨气始终旺盛呢?
                      当骨完成了固态系统内的均衡性,而内在差异小,就呈现出系统内运动变化小的缺乏活力的系统状态。也是新存代谢小的能耗最低,对外需求降低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热寂状态。
                      系统均衡状态,特别是固态的封闭系统就是热寂状态!
                      而因系统内的均衡,内部差异小,内部矛盾运动不存在,就停止了内部的运动变化。这样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热寂现象!
                      均衡封闭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要激活这样的系统,如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等离子态,是需要吸收外部能量的与生命正常运动趋势相反的过程。而且,从物理现象看所需能量是巨大的。但在由精化气,由气炼神中,如果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否就可以由精神力量去激活那种热寂状态呢?得道高僧圆寂时,往往有什么宏化现象是否是这种情况?
                      精在肉,气在骨,神又在那儿呢?


                      IP属地:四川11楼2024-01-20 19:46
                      回复
                        用熵来描述系统状态,而推论出热寂,这是不知系统的:内部的差异不均衡的活跃状态→内部均衡状态发展的趋势,当系统达到均衡,似乎是内部就缺乏活力,而变成了一个与外部不再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相对封闭的系统,这被称为热寂状态。
                        但相对于环境的变化,系统又会怎样表现呢?


                        IP属地:四川12楼2024-01-20 19:47
                        回复
                          存在与其他事物不存在联系的事物?答案是没有!一些看似封闭系统的存在,不与外部进行物质的交换,比如地球这个系统中的石头,南极的冰层等,但它们是组成地球的部分。
                          用集合,结构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证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整体这个概念由N个部分组成,N个部分之间有联系紧密的叫亲,不联系的叫疏。但整体这个概念缺少其中那个部份,就不是原来的它自已,直观看整体被改变,内观该事物则为内环境空间结构等被改变。
                          因此,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在部分与部分的亲疏联系中,存在与其他事物不存在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由于部分之间的亲疏联系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与改变(比如生死叠代),这种局部部分的改变对整体就会形成相应的改变,是结构化生而发展的,还是封闭系统一样轮回的,还是耗散分解的?


                          IP属地:四川13楼2024-03-26 18:15
                          回复
                            如此而有系统的不同状态:开放系统,封闭系统,自由系统。开放系统如生命体,需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封闭系统如固体,往往是内部均衡稳定而缺乏变化的。自由系统如空气可入于无间,也容易被进入的系统。
                            地球是物以类聚地由固液气等离子系统构成的,人也是由固液气等离子构成,社会是人以群分,也分出了固液气等离子态的。因为如此,人在不同的群,在不同的圈子,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观念与立场,因为他们对整体的作用与需求不一样。整体需要吸引力凝聚力而有自身的经纬罗,罗就是整体的中心核心
                            这心的力量是依靠部分来形成结构形式的力或解构耗散性的力的。心之力就是维持整体存在与运动变化的事物自身的场: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吸引力,当然也有相反耗散解构的力量。


                            IP属地:四川14楼2024-03-26 18:15
                            回复
                              用有与无的关系来理解存在与存在的过程也行。任何存在的有生于无,有的存在又→趋向无。而无→有→无,就成为了一条如太极图中的正弦曲线。0→有,是结构的,有→0是耗散解构的。


                              IP属地:四川15楼2024-04-03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