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6,284贴子:1,807,923
  • 52回复贴,共1

关于恐龙第一王朝早期类群活过早侏罗纪灭绝事件的可能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普遍认为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的恐龙类群(原蜥脚类,基干装甲类,腔骨龙超科/新兽脚类)大部分在侏罗纪早中之交的中型灭绝当中一波干掉,但是在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南巨的地层发现了基干的装甲类恐龙形态的嵴颌覆甲龙。是肢龙的近亲,可能属于基干真装甲类,也可能属于基干甲龙类。覆甲龙的四肢比例表明它们的行走方式为双足行走。覆甲龙的出现表明基干装甲类恐龙的分布范围和生存年代可能比人们猜想的更宽广、更加久远。其身体形态跟早侏罗纪北美的小盾龙是一个类型,基于以上,我可以做个大胆的推测其他的恐龙早期类群。如腔骨龙超科/新兽脚类,原蜥脚类也有活过早侏罗纪灭绝事件的种群,类群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21 00:49回复
    个人推断。欢迎吧友们来讨论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21 00:51
    回复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原蜥脚类不是一个边缘类群,是最主要植食者,受环境影响最大,竞争也极为激烈,不要说原蜥脚类,就连真蜥脚类在白垩纪后都只剩下泰坦一脉,太多高度进化的植食者,不会给原蜥脚类这种类群留下空间。
      但小型植食者这种边缘类群不一样,不要说基干甲龙类,基干头饰龙、基干鸟脚类都有大量存活到白垩纪后期的,他们都是两足行走的小型恐龙,但都有非常进步的进食系统。
      而且鸟臀目的核心竞争力根本不是角、甲这些,是高度发达的嘴,不管是甲龙的喙还是鸭嘴龙的牙齿,都是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我觉得光从体型去判断其与侏罗纪早期先祖类似太草率,要看它的嘴部是否也是侏罗纪早期特征,如果不是,则应该认为它仍然属于进步甲龙类。
      还有一点,真蜥脚类也有进化程度差异,蜀龙和马门溪龙都是较原始的类群,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原蜥脚类的进一步进化。
      从今天的世界来看,蹄兔负鼠这类小型植食者能够在北方真兽入侵后幸存甚至繁荣,但大型植食者存者廖廖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21 08:31
      收起回复
        至于腔骨龙,以兽脚类内部的竞争激烈程度,没有希望了,兽脚类内部的竞争压力,甚至让他们出现了第二次植食化进程,弛龙伤齿龙都高度多样化,连天都上了,哪还有其他小型掠食者的空间。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21 08:38
        收起回复
          身体形态类似不代表它就是一个原始的种群,因为身体结构是可以平行演化的,不过早侏罗的那些恐龙演化支也保不齐有苟过早侏罗灭绝事件的,但是需要有化石佐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21 08:39
          收起回复
            新发现的覆甲龙头骨及其嘴部结构。嘴部整体上看起来像把弯曲的剪刀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21 08:44
            收起回复
              我看到现在很多学者认为从生态位而言,恐龙并不是是鸟臀和蜥臀并列,而是蜥脚类,兽脚类和鸟臀目三分天下,其中蜥脚类是中大型植食者生态位,也就是造粪机器,鸟臀目则是中小型植食者生态位,至少在侏罗纪是这样,当然后来蜥脚类式微,而鸟臀目部分物种逐渐大型化,但小型植食者的生态位一直被鸟臀类牢牢把握,只有个别其他物种在局部地区有侵占,因此,小型甲龙头饰龙和鸟脚类都有生存空间,原角龙,棱齿龙科都从早白垩世兴盛到了晚白垩世,那么装甲下目有个别物种始终呆在小型生态位很正常,毕竟这类群还有辽宁龙这种奇葩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21 10:45
              收起回复
                正好B站羊驼有期视频的一个观点我很疑惑。早侏罗纪灭绝事件洗牌了植物的更替,这让原蜥脚类,基干装甲类恐龙因为嘴巴和牙齿适应不了新植物而饿死。然后饥荒连锁反应传导至双嵴龙这些新兽脚类。它们没法对真蜥脚类捕食,所以也跟着消亡了。但问题就来了,双嵴龙等这些新兽脚类就非得在原蜥脚类,基干装甲类,真蜥脚类这些身上薅呀?双嵴龙有证据表明也可以前往湖中,河流捕鱼。也可以捕食其他小体型的兽脚类。以此类推像弯龙,橡树龙,美颌龙这些比双脊龙科还要小的恐龙类群也可以成为食物。正所谓所有东西都下胃。没必要逮着这几个吃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21 10:47
                收起回复
                  我觉得腔骨龙类谈不上消亡,因为古生物中的消亡不一定是灭绝,而是出现了演化。
                  比如腔骨龙在早侏罗世大演化,部分分支出现了后来虚骨龙类坚尾龙类的特征,然后因为某些契机,坚尾龙,虚骨龙和角鼻龙的祖先在腔骨龙类中脱颖而出,逐渐取代了原来具有典型腔骨龙特征的动物。
                  腔骨龙超科其实没有灭绝,更不是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而是在一个很漫长,可能是上百万年的时间里,某些具备更进步特征的腔骨龙群体夺占了生态位,这些进步腔骨龙就是后来新的恐龙群体。
                  当然,有没有可能是这些进步兽脚类是来源于某个更古老的家族,比如基干兽脚类,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IP属地:广西9楼2024-01-21 17: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