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05,556贴子:11,080,738
  • 4回复贴,共1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红梅三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梅三首(其一)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①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志,酒晕无端上玉肌。②
诗老③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①小红:浅红,粉红。
②酒晕:酒后泛起的红晕。玉肌:白润的肌肤,犹言玉容。
③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著有《石曼卿诗集》。石曼卿写了一首咏红梅诗,找苏轼看:“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苏轼笑书:“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素描】红梅花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迟迟独自开放,这是因为担心自己玉洁冰清的面容不合时宜而被世人猜忌。所以,只得故意装扮出浅红的桃杏颜色,但是红梅的枝条还是保持了孤独而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仍然劲挺的姿态。梅花的内心是倾向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显露出桃杏色。那不过酒后泛起的红晕无端地表露在美人的面容上罢了。诗老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和青枝来分辨梅花与桃杏呢?
“怕愁贪睡”“自恐”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晚起的美人,唯恐自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宜,受到世人猜忌。此处写出了梅与众不同的仪态,“怕”“贪”“恐” 等词将其描摹得很生动,姿态性情,无不毕现。这些本应是人的性情,却都安在红梅身上,将红梅不愿与俗芳同艳,而又暗自恐怕的性情表露出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这是把梅花和桃杏对比,以 “尚余~” 显出梅花的高洁孤高,勾出了梅的神韵,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 红梅不愿与俗芳同艳,却又故作俗色与群芳相处,尽管故作红色,但傲雪凌霜的风姿犹存。 “孤瘦”点出花朵🌸稀疏俊逸、孤傲不群的特性。“雪霜姿”则是梅品格的本质所在。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寒心~”进一步揭示了红梅孤高超绝的心境;“酒晕”“玉肌”则以比喻生动地写出梅花白里透红的颜色。“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此处化用石曼卿的典故,点明梅花高洁脱俗的品格。 整首诗来看,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托梅花来赞美不同于流俗的品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5 10:04回复
    欣赏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5 10:30
    回复
      欣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5 11:43
      回复
        大诗人苏轼诗词佳作多!就是人生辛苦复杂!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6 12: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