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吧 关注:14,126贴子:111,279
  • 0回复贴,共1

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路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革命的科学,它分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因此我认为我们的学习路线也应当按照这个分法来循序渐进地去进行
为什么要先学习唯物主义历史观呢,因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对唯物史观的证实,且从由物质生产进到由此构建出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经济结构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
首先,先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这个文本是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介绍
而在这个文本的阅读中,我们只需要把握一个重点:任何意识形态,观念都不是自生的空中楼阁,而都是由一定的现实基础所产生的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接着,我们需要从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去进到一个唯物史观的关键点(阶级斗争理论)
在这里,我们提供的最好入门文本是《宣言》,因为《宣言》不仅在时间上,在理论上也是个从基本原理进到阶级斗争理论的切入点
在这个文本中,马恩详细地介绍了由物质生产所构建出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诸阶级是怎样出于自身物质利益而进行阶级斗争的。因而我们应该把这个文本当作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
迄今已知的由文字记载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言》
接着,我们需要去研究《1848年法兰西阶级斗争》《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和索布尔的《法国大革命史》
在这里,我们便可以知道在这些阶级斗争理论在对具体政治事件分析上的重要性了:没有阶级分析与对社会经济结构与事件的详细考察,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些政治事件
同时,在对这些文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能直观地感受到阶级斗争的你死我活性以及其重要性。因而不把阶级斗争理论学懂(重要在于加以运用并分析),就不能算是个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对以上这些具体分析政治事件的文本的研究中间,我们还可以去阅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前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国家政权与镇压型国家机器)进行了出色的总结,而后者则站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主要使用暴力的国家机器理论,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这种国家机器起到了保障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功能
当你阅读完了以上文本后(重要的地方在于理解!),你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把革命的武器了
接下来,就是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了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阅读恩格斯对《资本论》所写的序言书评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因为其通俗易懂,所以这是些入门的好材料
在读完以上的文本后,我们就可以去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详细的介绍了内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当中的辩证方法,即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概念的加工)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范畴在批判与叙述中的逐渐展开)
最后,在我们做好了一切理论前提与准备后,我们便可以去阅读《资本论》(全四卷)了
这是些非常重要的文本,因为它的揭露与批判对象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换句话说,正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的本质规定
这是马克思交给无产阶级去打给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个炮弹。这正是因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能够让无产阶级最彻底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否定性,也就能使他们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
在结束了对《资本论》的研究后,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对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一般上所产生的特殊发展阶段上的分析的文本: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布哈林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和大卫哈维的《新自由主义简史》
但对这些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分析,都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固有规定充分认识上,离开这个关于一般的基础,任何对这种特殊的分析都是无力的
现在我们结束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接下来便可以去研究内在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当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了
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内在于这两个部分当中呢?因为它是由这两个部分所推出来的(关于未来的社会的经济部分正是由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批判所推出来的,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便体现了这点)
所以,它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只有把它限定在这个两个部分的框架内我们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科学社会主义
在这里我们给出的文本是《反杜林论》第三编和《哥达纲领批判》这两个文本为新社会所将要出现的特征提供了一系列的推断
最后,还有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政治与经济》和《左派幼稚病》,这里指出了小生产与习惯的所造成的反动力量的危险。而在上世纪的苏联与赛国,正是因为商品交换与货币关系导致了最后的失败(所以这里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某某作风或思想上的腐化,而在于实在的物质基础所形成的官僚集团)
望诸位能够认真研究,与君共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29 20: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