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工吧 关注:297,540贴子:380,055
  • 0回复贴,共1

在加拿大读高中,逼得内向的我主动去交朋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留学算是比较早的,初中毕业后我就被老爸送出加拿大读书去了,还没成年就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太狠了。
我老爸思想很开放,虽然他自己才小学毕业,但做生意走南闯北阅历丰富,听多了国内应试教育的弊端,他打心眼不想我成为书呆子,于是在我初三毕业那年,找了个叫金吉列留学的机构帮我申请加拿大的公立高中。<tpcl>免费定制留学方案^!3610^!</tpcl>

听金吉列留学的老师讲,加拿大公立高中申请其实也不复杂,但各个学校特点不一样,如果不了解,任由教育局指定,指定的学校有可能会不适合自己。而且那边居住需要有监护人和寄宿家庭,有机构协助会省事很多。

我爸没空去了解那么多,只负责出钱,剩下的统统交给金吉列。<tpcl>免费定制留学方案^!3610^!</tpcl>
申请过程很顺利,申上了渥太华的一所排名不错的公立高中,学校很大很漂亮。
加拿大的高中是四年制,从Gr9到Gr12,每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四门课,因此一个学期里每天要上的课都是一样的,这点倒是挺方便的。
不过开学第一天我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印象深刻,让我从此牢牢记住了加拿大高中Day1和Day2这种“奇葩”设定。

那天我花了好大功夫,总算在教学楼的地下室找到我要上的化学课,然而一进教室我就傻眼了:怎么同学一个个都那么高?吃激素长大的?直到在座位上坐好,老师发下来course outline时,我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上面印着"Chemistry 11”,是十一年级学生上的课!
我赶紧去讲台问了下老师,才了解到虽然每天的课程都是那些,但学校分Day1和Day2。Day2 时课程表是颠倒了的,单数日是Day1,双数日是Day2,而那天正好是个双数日!

弄明白后,我才后知后觉地感到社死,太社死了,还是在那么多白人学生面前。
走错教室这事让我耿耿于怀好久。
之后正式开始我的高中生涯。我本身性格内向,没什么社交活动,就专心学业。不过期间金吉列留学的老师在跟我回访交流时,很郑重地指出了我这个问题。
老师跟我讲,在加拿大上学有朋友是很重要的,不然严重的话可能你会被列为"Loser"中的一员,到时候你再想交朋友也很少会有人理你了。
这套理论初听也有点奇葩,我在国内读初中,听班主任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给我天天在那扎堆打闹!”、“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
但入乡随俗,我不想成为“Loser”,更不想被孤立,只好主动去交朋友。
我不像那些社牛,逮着人就能说上几句,几分钟下来就能跟对方勾肩搭背无话不谈。像我这样内向的人,交朋友得好好计划一下。
一开始我在每天的4个班里物色我看着顺眼的人,试着去与他们交朋友,主动跟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热情的也有冷淡的,不过好在都没让我难堪。
为了扩大我的交际圈,我参加了学校的乐队,这里大家志趣相投,更能聊到一块,我得以交了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互换了联系方式,有时候周末还会去他们家做客。
也正是在交了好几个朋友之后,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里普通朋友和好朋友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像去别人家做客,基本只能是好朋友才行,如果是普通朋友,他会直白地拒绝你,甚至觉得你有点冒犯。
除了乐队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和同学打篮球,又慢慢认识了更多人,到十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七八个好朋友和十几个普通朋友。

这个数量在我那儿并不多,甚至有点偏少,但放在国内高中的话,我感觉应该算得上半个社交达人了吧?要知道这些朋友大多数都不是我的同班同学。
这些被迫掌握的社交技能和经验,也算是我留学的宝贵收获之一了,哈哈。<tpcl>免费定制留学方案^!3610^!</tpcl>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11 16: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