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吧 关注:10,254贴子:55,379
  • 9回复贴,共1

学历不代表能力?吧友们别真被洗脑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记得是哪里看到一个段子,一群高中同学多年之后相聚,其中一个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靠自己努力混成公司老总的人,嘲笑那些本科生跟研究生:读书有什么用?我公司里本科生研究生一大把,还不是给我打工?另外一个同学笑了:你也知道不用高中学历的,要用本科生跟研究生啊?<tpcl>成人大专/本科^!3605^!</tpcl>

现在网上不少人说学历不代表能力,学历不高但是当老板的人大有人在。这个没什么毛病,学历确实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是很多人就错以为学历没什么用,反正读书没兴趣不如直接早点进社会打工。
给吧友们讲讲关于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的薪资水平吧。
专科生,一般说来,月入3000元左右。但这也得看城市、行业啥的。比如,搞IT、金融的,运气好能挣8000以上,尤其是大城市里。要是教育或文化传媒这种,可能就真的只能拿个3000块了。

本科生呢,平均下来月工资5000左右。不过,这数字也不是死的,得看你在哪个城市混,学的啥专业,公司规模多大,还有你的工作经验。大城市比如北上广深,本科刚毕业可能拿到6000到10000,小地方可能就3000到5000了。<tpcl>成人大专/本科^!3605^!</tpcl>
至于研究生,月收入大概在8000左右。但这也得看你干啥的,在哪儿干。比如搞IT的,北京可能给到1.5万到2万,别的城市可能1万左右。金融那边更狠,研究生毕业能拿2万到3万。

简单来说,低学历工资比高学历工资高不是没有,但那只是个例,从大数据上说,学历就是跟薪资收入成正比的。
我有个同事,他的起点也很低,读书的时候没好好读,混了个专科文凭就出来打工。但他醒悟得早,二十五岁那年选择到成学教育参加自考本科培训,花了两年时间拿到工商管理的本科学位证,达到了参加我们公司的面试门槛。再加上他本身口才好、能力不差,顺利入职。
他跟我聊天,分享最多的就是多做少想。他在报名成学教育自考班之前,他其实很纠结要不要自考个本科,一来很花时间,耗费精力,二来他觉得自己可能不是那块料,考不上就白费功夫了。
但是最终他还是说服了自己,去尝试一下。成学教育的老师也很负责,针对他进度慢的问题专门安排了班主任进行跟踪辅导,利用课程配合资料,满足他碎片化的学习要求。同时老师也会传授他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解锁知识盲点,掌握应试技巧。

每次临考前,成学教育的老师都会给他再度提炼下知识重点,做一做冲刺卷,他也用心地跟着老师节奏走。对他来说,成功上岸不算是偶然。

他之前是一名管道工,现在做行政管理,行业无贵贱,但有条件的话当然是选择自己更喜欢、做起来更舒服的职业。吧友们如果有提升学历的需要也可以去成学教育了解一下,报考拿到的证书都是国家承认、企业认可的正规学历,含金量高,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是很有帮助。 <tpcl>成人大专/本科^!3605^!</tpcl>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8 11:58回复
    玩个游戏和你组队都要看下你的装备等级。
    学历的确不等于能力,但是这是基于别人能通过其他方式得知你的能力。
    你如果就是一个普通人,面试那十几分钟,怎么分辨应聘人都牛逼?哪怕试用期也是真金白银要支付工资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4-03 08:05
    收起回复
      普通人混成公司老总,那这个公司不是他家开的就是小规模或者快接近倒闭边缘了,一个没学历的老总管理公司,除非天赋过人,所到之处全都心服口服,要不然这公司迟早倒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06 08:38
      收起回复
        这个段子的搞笑之处在于,这个“老总”一边看不起“读书人”,一边又招人的时候又招的“本科生研究生一大把”,楼主你要真遇到这种人,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说,“老总你有种把你公司大学生研究生全开了,全换高中生证明一下实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07 08:17
        收起回复
          学历确实不能代表能力,但是,没能力的人肯定没学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07 08:35
          回复
            幸存偏差,要是拉一千个研究生和高中无法升学生比末日生存科技振兴,或者异域开拓,再或者从无到有装备竞赛再干仗。哪边胜率高自不用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08 10:23
            回复
              两点。1️⃣幸存者偏差,低学历的当老板小概率事件。因为情况特别,被大家有意关注,就像飞机事故一样,虽然事故少,但是关注度高,给人一种总是出事的感觉。
              2️⃣改革红利,这是国家政策的红利。改开以后,红利多,只要你敢拼,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基本都有不错的回报。而敢拼的,恰恰是哪些有冲劲的人,不怎么前思后想的。毕竟古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现在的红利期结束,制造业升级,已经不是你没学历随便冲就能成功的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1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