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339贴子:263,834

关于岳飞满江红 写怀的几个疑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岳飞的《满江红写怀》重见天日几百年后的近现代,总有人提出各种各样的疑点质疑满江红是否是岳飞写的,这固然有单纯学术界的质疑,也不乏黑子夹带私货,话不多说,列出几个疑点慢慢解析。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31 05:24回复
    (1)受教育水平论:岳飞出身农家,受教育很少,写不出这样的诗词,两宋时期就没有职业军人会写诗词的。
    是的,这是岳飞早年因为贫穷,还当过韩肖胄家的佃农,受到的文化教育确实比不上那些家境殷实的士大夫。但他入仕后,努力学习文化,留意翰墨,史学家李心传评价:【飞知书善待士】,且济人之贫,用兵秋毫无犯,民皆安堵,不知有军,至今号为贤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十二月癸巳)如果还要佐证的话,看看“完颜构”、秦桧的抄家结果: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琐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籍数千卷而已”(《枫窗小牍》卷下)——除了御赐的物品、武将的兵器,一百多贯的财产,更重要还有书数千卷(已经不比欧阳修家藏书少多少了),而且及喜欢亲近儒生,和他们讲古论今:建炎四年邵缉上书宋廷,说岳飞“徇徇如书生,动合礼法”(《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王自中说岳飞“食客所至常满,商论古今,相究诘,切直无所违忤”(同书卷三十《郢州忠烈行祠记》)某些人不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老话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31 05:35
    收起回复
      (2)风格不符论
      《小重山》吞吐曲折,委婉含蓄,忧郁哀怨,悲凉悱恻。《满江红》直抒胸臆,气壮山河,慷慨激昂 。
      人本来就是个复杂的矛盾体,为什么只能有一种风格呢,怎么不看看《湘夫人》与《国殇》(屈原),《白马篇》与《七哀诗》(曹植),《闺怨》与《从军行》(王昌龄),《钗头凤 红酥手》与《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真像你说的只能有一种风格,那文学岂不是死水一潭?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31 06:35
      收起回复
        仔细看岳飞的作品,《满江红》完全可以和岳飞其他作品对上号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雄气堂堂贯斗牛。《题青泥市萧寺壁》
        三十功名尘与土——不问封坛万户侯。《题青泥市萧寺壁》
        八千里路云和月——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白首为功名。《小重山》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即当深入虏廷,缚贼主喋血马前,尽屠夷种。《五岳祠盟记》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日扫清胡虏,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31 07:01
        收起回复
          (3)进军路线敌对对象不符合论
          一种都有一种声音,说满江红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不符合宋金交战的路线,这是宋夏边境,而非宋金边境。
          持此议论者就不知道代指么?陆游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呢,轮台这时候和宋有半点关系么?难道说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伪作?辛弃疾的词作也好几次出现西北的字眼:“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但从辛弃疾的履历来看,辛弃疾都没有到四川任过职,大部分时间都在东部地区奔波仕途,最靠近抗金前线的时候也是在滁州镇江当官的时候,而在《美芹十论》里他最属意的进攻方向是山东:“今日中原之地,其形易、其势重者,果安在哉?曰:山东是也。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此定势,非臆说也。”(《美芹十论》第十论《详战》),也就是说西北和辛弃疾一贯的进攻路线也对不上,难道《水调歌头 寿赵漕介庵》、《满江红 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水调歌头 送杨民瞻》等等词作都是伪作?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31 07:39
          回复
            岳飞《满江红》“白了少年头”,是宋代用语。
            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于甲编卷四《朱文公词》载:
            世传满江红词云:“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以为朱文公所作。余读而疑之,以为此特安分无求者之词耳,决非文公口中语。后官于容南,节推翁谔为余言,其所居与文公邻,尝举此词问公。公曰,非某作也,乃一僧作,其僧亦自号“晦庵”云。
            明人陈耀文辑 《花草稡编》卷二收录朱敦儒词云:
            泷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贴闲,白了少年头。人间事,如何是,去来休。自是不归,归去有谁留?
            宋人王迈《臞轩集》卷十三《赠郭五星》诗云:
            五陵豪家轻薄儿,骄傲成癖不可医。挥金买笑红尘市,老死不晓寒与饥。
            囊萤案雪单贫士,杯水生涯北窗里。途穷山鬼恣揶揄,命压人头提不起。
            郭君昔从先人游,万丈壮气横高秋。天无老眼不见录,匆匆白了少年头。
            一日访余道艰窭,杯酒未阑泪如雨。揲蓍有术金不换,鹑衣百结无人补。
            我闻君语鼻亦酸,误身直是坐儒冠。英雄未遇隐于卜,时人莫作白眼看。
            唐圭璋先生《宋词三百首笺》,引南宋陈郁《藏一话腴》语:“武穆《贺讲和赦表》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故作词云:'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盖指和议之非也。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以明其心事。”
            该语系从清人沈雄 《古今词话》节中转抄的。
            在元曲《女冠子》中,在元明杂剧传奇如《岳飞破虏东窗记》(有题《秦太师东窗事犯》)、《精忠记》、《精忠旗》、《翻精忠》中,已出现了个别的岳飞《满江红》词句,但“凡用此词的末句都作'朝金阙’。
            清沈雄《古今词话》卷上和康熙《御选历代诗馀》卷117中所引的《藏一话腴》文字,比之《豫章丛书》本,多了如下一段重要文字:
            (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
            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卷3《忠义》也有如下一段文字:
            武穆家谢昭雪表云:“青编尘乙夜之观,白简悟壬人之谮。”最工。武穆有《满江红》词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仇恨(应为‘胡虏’,乃出自清人篡改)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一条是抄自《朝野遗记》,第二条是抄自《枫窗小牍》卷下,第三条即以上引文,第四条是抄自《说郛》卷18《坦斋笔衡》。
            今查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3《谢昭雪表》的前一句与此段引文几乎全同,惟有“最工”作“甚工”,开头多一“岳”字,可知上引第三条大致可判定为《鹤林玉露》的另一版本。
            被编入《全元戏曲》卷11的《岳飞破虏东窗记》,其第二出岳飞自唱道:“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
            此段文字明显采自《满江红》词,而加以改编。此后可能是在明朝成化时,姚茂良所撰《精忠记》传奇的第二出也是同样语言,只是将“愁”改为“怨”。
            由此可知,也不能说元代就必无岳飞《满江红》词的记载,被编入戏曲,证明此词在元代仍应有相当的流传。
            至于一部分专家学者考证贺兰山的事情。我的看法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这句平仄格律:“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这里需要填一座“仄平山”,在古代诗词常用的名山里,除了贺兰就是太行,太行山在宋境内,不用踏破。其它“燕然”、“阴山”等等,皆不符格律。岳飞没得更多选择,词到此处,只能用贺兰山指代宋境外金国重要地区。
            当然岳飞“踏破贺兰山缺”有可能是化用“踏破贺兰石”。如此,虚指实指无关紧要。
            书驿壁二首其一
            宋·姚嗣宗
            踏破贺兰石,
            扫清西海尘。
            布衣能效死,
            可惜作穷鳞。
            姚嗣宗,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人。宋代官员。诗人。姚嗣宗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环州军事判官,主陕西四路部署司勾当公事,后知治寻州府。
            岳飞是知道这个人的,他是西夏元昊谋主张元的好朋友。张元写诗讽刺过韩琦。这首诗,志在消灭西夏,在北宋有一定的知名度。
            凡诗带桀骜之气,其人必非良士。张元咏《雪》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咏《鹰》云:有心待捉月中兔,更向白云高处飞。韩范为经略,嫌其投诗自媒,弃而不用,张扔投元昊,为中国患。后岳武穆驻兵之所,江禁甚严,有毛国英投诗云:铁锁沉沉截大江,风旗猎猎驻危穑。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岳公笑曰:此张元辈也。速召见,以礼接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31 08:52
            回复
              有人说岳飞怎么不直接说女真,金人,要我说你见过几首战争边塞诗词直接直接说敌人的,不都用代指?唐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不有这句“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这几句诗不是以汉代唐,至于匈奴这时候有吗?不是在两汉时期一部分西迁融入欧洲血统,一般认为匈牙利是他们的后代,南匈奴归附汉朝的一部经过战争和融合,几乎汉化了,乘五胡乱华之机建立前赵,但二十多年被羯族石氏建立的后赵灭亡,惨遭石氏屠杀,匈奴从这开始可以说完全在中国消失了,这里的匈奴毫无疑问指的是唐朝西北边患大小勃律国;除此之外,以匈奴指代敌人的也不少,比如陈陶的这首《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陆游的“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当然不光是匈奴,别的也可以指代敌国,比如拓跋焘、苻坚、可汗,比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惜有的人连这种手法都不知道。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31 09:44
              回复
                (3)《金佗稡编》未收,宋朝未现世论
                首先文章诗词一时没被发掘出来乃至散佚不是很正常么?《后出师表》也没有出现在第一版《诸葛亮集》里,出现张俨的《默记》里,难道就能因此认定《后出师表》是伪作?史载吴璘著有《兵要》,但宋以后没什么人见到过原文,就能断定吴璘没有写过《兵要》;
                更别说岳飞经历过政治迫害遇害以后二十年间一直都被宋朝官方当作罪人,而作为迫害他的罪魁祸首秦桧一伙儿更是千方百计销毁藏匿岳飞的材料,岳霖就连皇帝御笔这样重要文件都没找全,岳飞的文字没找全不是很正常的事,很多人就不会考虑岳飞和他后代面临的背景?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31 14:51
                收起回复
                  曹操墓是最近才发现的,所以曹操是现代人,前面的历史都是伪史,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4-01 10:18
                  回复
                    满江红里面有匈奴的字样,所以满江红肯定是战国时代或者两汉时代的人写的,还有本朝胖帅写过诗:脱手斩得小楼兰,所以陈毅真实年龄其实有两千多岁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4-01 10:23
                    回复
                      大佬,我刚在B站的时候发现一个视频,说是河北邯郸市有一个山叫贺兰山,此地甚至有岳飞庙,他的看法是岳飞写怒发冲那个满江红的时候,就是在写拿下河南后向河北邯郸市也就是宋朝的北京大名府挺进,感觉挺靠谱,特来发作参考
                      【《满江红》贺兰山,实地探寻拍摄-哔哩哔哩】 网页链接 这是链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01 17:38
                      收起回复
                        在赣州城内也有一座贺兰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4-01 21:03
                        回复
                          终北宋一朝,除开国初年,一直是在和西夏相爱相杀,文臣武将心目中的敌人就是党项人,看当时的边塞诗词就知道。而岳飞生于北宋未年,从小耳濡目染,在作诗时用上西夏原素,恰恰是最大的证明!别的朝代人作词不可能有这种西夏情节!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4-04-03 07:06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4-04-03 10:04
                            回复
                              大侠真棒👍👍👍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4-04-03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