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吧 关注:231,847贴子:623,504
  • 10回复贴,共1

与你有缘|心灵成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让心底涌出喜悦体验人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09 13:21回复
    第一篇
    随缘与惜缘
    世间万事皆有缘。古时候的修炼人为了广结善缘,可以用一双草鞋,一支禅杖和一钵云游四海。饿了向路人讨口饭吃,累了就借一宿,他们称此为“化缘”。 虽然这样的人生有些清贫,却也游哉悠哉。每天可以赏阅不同的美景,无忧无虑,四海为家。迈着悠闲的脚步,伴随着无欲无求的心境,游遍名山大川。
    红尘人世中的缘有很多种,在茫茫人海中能够成为相识相知,固然是一种令人珍惜的缘。但是人生中更多的缘是在上、下班的人潮中擦肩而过的行人,在落雨的那一刻在屋檐下同时避雨的路人,还有在昏淡的路灯下等候同一班车的夜归人,他们也同样是有缘人。即使是在大海中游荡的两条鱼,能够在水中偶然相遇,也是因为在它们的生命中有缘。
    人生当随缘。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缘不能以强求而得之,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缘。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即使只是相视一笑,这也是缘。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不断的与人相遇,而后大多数会成为生命中的过客,也有一些成为相识、相知,甚至相惜。人生有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就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接受了是因为缘,而舍弃了也是因为缘,一切只是因为有缘注定,生命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人的缘分是一种因果关系,人生的缘分不论是恶缘、善缘、情缘、官缘等等都是多生多世所结来而所感报的结果。高山流水是一种缘,怦然心动是另一种缘,茫茫人海中,相遇是缘起,相识是缘续,相知是缘定。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别豪门赴街市,当炉卖酒不言贫富;温莎公爵不惜放弃王位,舍弃江山,终于携得美人归,皆因有缘。而钟子期与俞伯牙,不需任何介绍与表白,只一曲高山流水,弦响天地间,空前绝后,震撼心灵,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知音遇知音的相惜,是潇洒物外无欲无求的缘分。
    人心向善时才能结善缘。在与他人相处时,纵然只是瞬间也要把内心的善良传给对方,这就是最好的惜缘。因此,在随缘的人生中时刻不忘记劝善,就能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缘是一种智慧。万事随缘,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要拥有一颗随缘之心,无论天空中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就会拥有一份永恒的平静和恬淡。不管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都是匆匆的过客。在有限的人生中,懂得随缘、惜缘就能生活得更豁达更洒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0 06:46
    回复
      语音朗读移步视频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0 06:48
      回复
        第二篇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有些人为人处世很大方,却从来不知道对自己投资。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一 好好睡觉
        现如今,熬夜的人越来越多。有人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熬夜刷手机;有人睡眠习惯不好,即便很早躺在床上,也迟迟睡不着。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下、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身体渐渐吃不消等副作用随之显现。睡眠良好,是一种真正的才能。
        真正懂得好好生活、高效工作的人,能够抵住电子产品的诱惑,按时睡觉;能在睡前抛开各种杂乱思绪,让自己心情平静,愉快入眠;能够合理规划生活,保证睡眠充足。好好睡觉,早睡早起,是呵护精力、提升生活热情的途径。
        二 投资形象
        罗素说:一个人的外表,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形象是一个人最好的门面,举止里藏着你对生活的态度。没有谁会愿意透过你邋遢的外表,看你的本质。
        多在意一些外在形象。不必追求穿著名牌,但要优雅得体;不必追求身材多么健美,但坚持健康的作息和运动,保持精力充沛。
        多修炼自己的精神长相。多看一些风景,眼界会愈加开阔,精神世界也会充实丰盈;少在意一些无谓的是非纠纷,学会豁达从容,如此才能滋养出容貌上持久的赏心悦目。
        衣着得体,容止有仪,淡定从容,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成熟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三 坚持行走
        世界卫生组织曾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行走,带来的是全身的舒展和放松,能够增强人的体魄,锻造人的身材,磨炼人的意志。行走,更能滋养心灵。
        行走的过程中,放下手机,专注于双腿的迈动,就能暂时忘却那些繁杂的压力,汗水的蒸发,能清理淤积的忧愁和困扰,心情也变得明朗。
        四 坚持读书
        经常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网上有一个高赞回答:小说读多了,你会看到人生的跌宕起伏,变得淡定;历史读多了,你会见过前人的见识智慧,变得思辨;科学读多了,你会习得严谨的分析方法,变得理性;哲学读多了,你会感知宏大的人类文明,变得深刻。
        能在现实生活中“诗意栖居”的人,不一定物质多富有,但精神一定足够丰富有趣。这便是读书的意义。
        那些看过的故事、收获的感悟、浸染过的气质,就像一颗种子,会在你的身体里慢慢发芽长大,不断提升你的认知。
        腹有诗书的人,不会将自己囿(又)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也不会困于一时的人生低谷。书读得越多,人就站得越高,所看到的世界就越广阔。
        五 深度思考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但很多人却把时间花在“横冲直撞”上,一味向前跑,却省掉了“思考”的步骤,这对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无形的消耗。
        古人虽知识有限,却见识卓著;今人虽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却流于浅薄。就在于古人专而精,务求求真;今人博而浅,浮躁求快。
        现在很多人,迷失在碎片化信息里,流于浅薄,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与其急匆匆赶路,不如适时停下来做好规划,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
        唯有从自己心中生发出来的思想,才是有生命力的;唯有扎根于底层逻辑的思想,才拥有“扭转乾坤”的威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0 11:09
        回复
          第三篇
          不因未婚妻患病貌丑毁婚约 君子守信得福报
          身为丈夫,要人品端正,要尽养妻护妻之责,做到公正又仁义;为妻者则要温柔体贴又端庄和顺。
          如果在婚前得知自己的未婚妻身有残疾、相貌丑陋和疾病缠身,你会如何选择呢?面对这样一道选择题,许多古人给出令人赞叹的答案。
          一 哑女有归
          宋朝郑叔通年幼时,父母给他订了娃娃亲,婚配对象是夏家的女儿。郑叔通长大后赴京赶考,中榜后回家准备完婚。可等他回家后,却得知夏家之女已因病成了哑巴,他的伯伯打算为他另择佳偶。
          然而,郑叔通却拒绝伯伯的好意,他说道:「我如果不娶夏家之女,她将终身不能再嫁。况且在人家无恙时订婚,在人家身体有疾时却遗弃,岂是君子所为?」
          郑家遂照常安排婚礼之事。两人结婚后夫妻恩爱,亲密无间。后来郑叔通官至朝奉大夫,哑妻所生的一个儿子长大后也科举及第,走上仕途。
          二 与丑妻琴瑟和鸣
          宋朝陕西人苏汝惠,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为他订了一门亲。半年后,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苏汝惠靠着亲友的帮助,逐渐长大。
          长大后的苏汝惠准备完婚,这时他听说自己的未婚妻相貌丑陋,而且一条腿残疾,但他并没有在意,依旧将其娶进家门。两人婚后十分恩爱,琴瑟和鸣。
          一天,苏汝惠的一个朋友开玩笑道:「听说你的夫人面目可憎,你何不另买一个婢女侍候自己呢?」
          苏汝惠回道:「这是我母亲生前为我定下的亲事,夫人所戴的簪子耳环都是我母亲的遗物。我若是讨厌她,就是忘了母亲啊。论情近于贪色,论罪等于不孝,我怎么忍心那样做呢?」友人听罢,收起戏谑的表情,转而对他肃然起敬。
          不忘母亲、不负妻子的苏汝惠后来由武生出来做官,最后官至总兵。
          三 韩云门与盲女偕老
          明朝河南省项城县有个叫韩云门的人,与戚家的女儿定下婚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订婚没多久,戚家之女突然双目失明。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擅写文章,以后必成大器,婚配一个盲女不太合适,因此提出毁婚,并打算让女儿终老在家。
          韩云门的父母也觉得如此办理可行,便打算同意退婚,但韩云门却坚决不同意,仍然准备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戚家感动之余就陪嫁了一个漂亮的婢女。
          韩云门却道:「从情理上说,人看到漂亮的女子内心一定会被触动,因此不如不见,这样可以保证夫妻间的和谐。」于是将婢女打发回戚家。
          后来,韩云门出任掌管教育的官吏,他带着夫人同行,伉俪亲密无间。河南人听说后,都称赞他乃君子所为,认为是宋朝的刘庭式又一次出现。
          四 刘以平不弃病女
          刘以平,山西猗氏县人,明朝万历八年庚辰科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后官至陕西行太仆寺卿。
          起初,刘家聘关家的大女儿为刘以平的妻子。婚礼还未举行,关家的大女儿就生病了。等到举行婚礼那天,大女儿的病还没有好,关家没办法,就让二女儿代姐姐出嫁。
          在新房举行合卺之礼时,刘以平发现关氏女脸上并没有病容,就询问媒人原因。媒人据实以告,刘以平怅然说道:「我下聘的是生病的大女儿,如果抛弃她是不义,恐怕会因此导致她速死。然而关家的二女儿已经嫁到我家,也没有理由让其还家败坏她名誉之理,可以让她嫁给我的弟弟。」
          于是,刘以平亲自去迎接生病的关家大女儿。到了关家,得知关家大女儿果然悲哭求死,但在刘以平亲迎后,她心情愉快,病很快就好了。之后,兄弟俩同日举行婚礼。刘以平后官至太仆卿。
          无疑,上述几人皆为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君子。《左传》有言:「夫和而义,妻柔而正。」《礼记.礼运》提出「夫义、妇听」,也就是说,身为丈夫,要人品端正,要尽养妻护妻之责,做到公正又仁义;为妻者则要温柔体贴又端庄和顺。
          明代李贽认为「夫妇之际,恩情尤甚」,而上述几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在身体力行实践着夫和妻柔、彼此恩爱的夫妻关系,给后人留下一个又一个佳话。
          (参考数据:《太上感应篇》、《觚剩》、《清稗类钞》)△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10 19:48
          回复
            第四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2 15:13
            回复
              第五篇
              量子纠缠解码意识的神秘钥匙
              (以下节选文章内容,视频只能上传十分钟内视频,完整音频请荔枝FM搜索心泉收听。)
              量子纠缠:解码意识的神秘钥匙?
              〔200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和天文学冠名教授,Richard Conn Henry 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精神的宇宙》,对于量子物理的最新实验表明,量子运动状态的改变,“排除了任何物理的影响力,而彰显了精神的效用。”
              对于这一实验成果,物理学家James Jeans爵士写道:“知识之流目前正朝着非机械现实的方向走,宇宙的存在目前看起来更像是巨大的思想而非巨大的机械。对物质领域来说,心灵不再是偶然出现的入侵者。我们反而应该将其视为物质领域的创造者以及领导者。”〕
              〔“月亮出来了,你才能看见,而不是你想看到月亮,月亮就出现在天上。”显然这是唯物主义的叙事方式,这样的说法看起来颇有说服力。在过去的较长时间,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着这个世界。〕
              〔20世纪顶尖物理学家之一的尼尔斯.玻尔曾经说过,“如果谁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双缝干涉实验”,在人不观察的时候,光子是由曲线传播的(呈波状),而一旦有人观察,光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呈粒子状)。〕
              为何观察行为可以改变粒子状态,是否观察者的意识改变了粒子行为?
              〔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的关系。两个微观粒子如果发生活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的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这犹如两颗粒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就像念动咒语)一般。〕
              〔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识是超越四维时空的存在,量子力学的“超距作用”在东方文化中又是怎样的体现呢,道家文化有“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之说,外面的宇宙有多大,身体里边的宇宙就有多大,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传统文化中素来讲“万物皆有灵”,即宇宙中万事万物,同时存在物质的一面和精神(意识)的一面,物质与意识是统一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6 18:58
              回复
                第六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颤栗了。
                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你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联,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
                浩瀚宇宙间,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
                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的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所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征途中,永远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聆听彼此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最纯真的声音,也就不辜负造化对我们生命的宠爱。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16 23:14
                回复
                  第七篇
                  如何做个好的倾听者? 专家:要有同理心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藉由说话来与别人沟通,而在说话时,当个好的倾听者不但能充分了解对方的语意,也能让对方感受你的诚意。那么,如何做个好的倾听者呢?有专家谈到了她的看法。
                  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人类与行为科学教授肖特(Fay Short)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撰文说,当个好的倾听者意味着要有同理心,但同理心是最常被误解的聆听技巧。
                  肖特写道,同理心是当我们试图从对方的角度了解这个世界时,我们有什么感受。有关同理心最常见的误解就是,你必须经历过别人所经历的才能了解他们。
                  光是经历过他人的相同经验尚不足以了解他们。两个人可能面对相同的挑战或困境,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回应。你的体验是独特的,即便别人与你有相同经历,他们也不知道你有何感受。要了解别人有何感受的唯一方法就是倾听对方,而不要假设他们处于和你相同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感受。
                  你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看法
                  肖特说,想像每个婴儿出生时都带着镶嵌着一片玻璃的木框。当他们看这个世界时,他们都通过这片玻璃去看。
                  当他们拿到这片玻璃时,它并非完全透明的。它有点弯曲和变色,这就是他们的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印记。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透过不同的玻璃看这个世界,而且这块玻璃会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印记。无论好与坏,生活中的经验都会改变这块玻璃。
                  人们看到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世界。相反地,人们是透过由自身的生物学印记和生活经验创造的滤镜看待这个世界。
                  什么是参考系?
                  肖特指出,顾问经常提到,要透过客户的参考系(frame of reference)看待事情。你的木框中的玻璃就是你的参考系。
                  为了当一个好的倾听者,你必须站在说话者的立场,并尝试透过他们的玻璃来看待这个世界。
                  不要说:“我对你的玻璃有刮痕感到遗憾。”这是同情心,虽然同情心本身不是坏事,但对倾听没有帮助。
                  同情心代表你为别人感到难过,你想减少他们的苦难。这是仁慈之心,但不意味着你了解他们的需要、感觉和经验。你在完全不倾听别人的情况下也可能为他们感到难过。
                  也不要尝试清理别人的玻璃或修补玻璃上的刮痕。这么做可能可以帮助他们看得清楚一点,但可能会让他们的生活经验消失或改变。这些玻璃上的印记可是他们在长期生活中累积的,没有人有权利夺走它们。
                  此外,也不要忽略这些玻璃上的印记。你可以询问他们玻璃上的刮痕是怎么来的,接着倾听他们的答案,但不要趁机把你自己的刮痕告诉他们。这一点可能很难,因为人们总是喜好谈论自己。因此,要尽量抑制自己的这种念头,并专注在对方身上。
                  肖特说,运用同理心来了解他人意味着你的倾听技巧也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是掌管自己的问题并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当你试着透过别人的玻璃来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你比较不会误解和骤下断言,比较可能在更深的层面与对方发生关连。
                  你会知道你何时藉由倾听与别人建立了密切关系,因为你会开始真正地想倾听和了解对方。你不会再用自己的想法来打断对方。你也不会再以自己的兴趣或看法试图左右对方的谈话。你身边的事情或内心的声音再也无法让你分神。
                  这样,你会沉浸在说话者所分享的世界中。这就是如何成为好的倾听者的方法。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18 15:11
                  回复
                    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再更新帖子了,抱歉,和大家初相识就要离开了,今后请关注楼主的荔枝号――心泉
                    会不定时更新文章,欢迎大家收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25 23:01
                    回复
                      第八篇
                      席慕容的散文《写给幸福》
                      席慕容的散文《写给幸福》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我自己。” ——E•佛洛姆
                      ……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09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