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lus吧 关注:95贴子:2,067
  • 30回复贴,共1

名词解释集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个贴子水一下先。等有空再慢慢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8 21:34回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含义还得到普遍认可。我给它的定义是:“解释世界应当如何运作的一系列观念和原则的集合”。目前这个词被认为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9 20:49
    回复
      1、前反思
      前反思是指先于人的认识活动的意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某个事或物被直接给予给你,而你没有对这个给予的过程和内容进行思考,并且认为就应该是如此。从前反思进入反思的萌芽一般始于相悖观点的冲击。
      从前反思进入反思,是彻底的,或者说真正哲学思考的开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9 22:51
      回复
        2、形而上学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一词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可以理解为:一切在可观察形式之上所总结出来的抽象规则和规律。形而下可以理解为一切可观察形式之下的规律和规则”,就是“器”学,就是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问,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物理学。形而上学的目的是超出一切存在的东西,即存在者,去达到那个永远躲在幕后的存在,但这个愿望却经常得不到实现。为了琢磨存在,形而上学设立了表现多样的接近于存在本身的存在者,这种存在的东西可以被称为具有神性的存在者。但它终究不是存在本身,所谓形而上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20 14:44
        收起回复
          在康德时代,理性派和经验派已经进入到了死胡同,并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这一定就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在某个环出了问题才导致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盲目地相信理性的力量是万能的,而并没有对理性应用的范围和权限做出清晰的评估和界定。 形而上学的根本矛盾就是人类理性的本能所提出的要求和它实际所具备的能力之间无法匹配。所以,康德意识到:“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接受批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20 14:49
          收起回复
            康德哲学之所以具有开创性,表现在他将实体问题转化为主体问题,他认为人的认识具有先天认识结构,人的认识结构决定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实体是物自体,超出了人的认识结构,是无法认识的,只能依赖于信仰。黑格尔之所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是他将主体与实体相统一,提出了主体即实体。从前的形而上学研究的实体都是静止客观的,隐秘在某处等着人去认识,而黑格尔认为实体自身具有能动性,实体自我运动自我实现,实体的运动是正反合的辩证运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0 14:56
            收起回复
              3、形而上学构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20 16:05
              回复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又译本质论),是卡尔·波普尔在1935年提出的术语。接受唯名论,也不认同唯实论(共相实在论);相反,他始终相信"外部世界"实在论。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实在论,波普尔将前者命名为"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方式。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这个本质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热衷于建构"大写的哲学"、"元述事"或"宏伟叙事"以及"绝对的主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20 16:08
                回复
                  经验论认为一切真知起源于感觉经验,唯物论认为一切真知来源于物质的世界。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0 22:56
                  收起回复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则提供了一种探索抽象概念并通过理性和直觉得出真理的方法。理性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获得关于现实本质的知识的方法。理性主义者认为,可以通过理性和直觉来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经验性的证据。这种方法允许对可能无法在物理世界中直接观察到的抽象和理论概念进行探索。
                    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通过先天观念的概念联系起来。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某些概念,如因果关系或上帝的存在,是人类头脑中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经验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20 23:32
                    收起回复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一句话简单说明,处于你内在的思维永远无法触及外在的世界。
                      他有两个代表人物,休谟与康德。休谟认为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没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康德认为关于这些物本身,我们是根本不可能认识的。因此,他们通过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推出世界是不可知的结论。在知觉和现象或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有一条原则的界限。但康德和休谟不同,康德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自在之物”是感性知识的来源。但是,康德又认为人类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自在之物”本身是不可知的。
                      但,不可知论断定说我们完全不能认识外物,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虽然不能一眼马上看穿事物的真相,但是我们可以慢慢一部分一部分认识,这样来一步步地达到掌握全部的认识。“我们驳斥不可知论,证明世界的可知性,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切。我们所肯定的只是:世界上没有原则上不能认识的东西,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以逾越的界限”。
                      黑格尔指出,康德哲学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设置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这就使人类的知识局限于经验领域,并只有主观的意义,而那个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不过是“没有真理的空洞抽象”。
                      不可知论令人发笑的原因就在于:你不知道他们说的不可知是怎么知道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21 08:19
                      收起回复
                        恩格斯指出,不可知论这种观点很难仅凭理论论证去驳倒,但在论证之前已经先有了行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21 08:23
                        收起回复
                          第11楼被屏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21 08:26
                          收起回复
                            形而上学的举几个就够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21 19:04
                            回复
                              形而上学再上个维度就是逻辑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21 19: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