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4,616贴子:4,230,106
  • 40回复贴,共1

太极拳气力之假期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一、太极拳术含有气功。气功,是从道教吐纳术来的吧。这个希望有专业习练者在搞吧。
.
二、太极拳的气分两部分,一是丹田气(常驻于小腹)。二是刚才说的气功,吐纳气(属于临时调度,暂住户)。二者能相互影响,特别是吐纳气对丹田气的作用,吐纳功夫深了,同样能变成常住户。我认为丹田气不是内家专有,尚气尚柔则为内。
.
三、太极拳套路里含有许多内、外家都需要的共有的东西,比如脱离、观望、警觉等等,不要一提拳就想打,肤浅了啊!陈氏太极拳套路本是很是精妙。
我不负责任的说,是陈家外家炮锤不断吸收内家功法逐渐形成太极拳。要尽量全面理解拳术,要客观。世界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相对就是相比较而言。我们祖先提出阴阳二元学说,其实中国人是深刻认识事物的利弊两面性的,是最客观的。所以宋时朱子强调办事要采取中庸之道,要权衡好得失。但目前的实际,也存在大量非黑即白认识者,好就好的不得了 ,接受不了负面、和指责。拳友分析过原因没有?在此只是事关哲学探讨,不要乱说啊。扯远了。
其实内、外家,可视为也构成阴阳二元。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刚与柔 ,气与力占比多少而已。
.
四、根劲与跟劲。中文与英文的能造新词不同。中文是一词多意。祖先就造了那么多词,事物发展规律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没有办法,字不够用啊,只能一词多义。
所以呢英文会出现现代人读不懂古单词、古著作的情况。我们呢读不懂是不可能的,顶多读出歧义来嘛,哈哈哈开个玩笑。文化差异。
传统的根劲一般理解是气沉求稳。到太极拳时,本拳师认为必须要突出另一个根劲,它是真的跟劲,脚后跟的跟。
必定太极拳的本就是玩结构力。到太极拳时,已经把结构力玩的出神入化。而在以前形意拳时,或者到黄百家时,武学技人已经对结构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致把身体分为手、身、腿三节。出拳时,臂像一根“木棍”。而太极拳的臂是多节相连的钢鞭,却又活似“柳条”。从木棍到柳条。
.
我非常不负责任的勾勒一下,大家把酒笑谈轻喷就好。:
外家——通臂——形意——心意(通背也类似)——(陈式—杨氏—武氏)
.
五、太极拳的结构力。
太极拳的击打结构力,属于立体打击。就像旧时三角形房梁,脚跟就是最重要一个支点(力源)。作为三角形房梁的其中一个角。敌我接触触点(比如手,也可肘或其它)是另一个角,而第三个角,则是在打击方向里,处在敌人的重心或重心的延长线。
大致这个意思吧,我不玩推手,玩推手的拳友表面是玩技巧,本质就是在玩结构力,能更明白这个结构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脚可以仅起到支撑作用。排除在打击三角形之外。比如肩也可作为支点力源。
这种结构力学击法,怎么可能处在张三丰时代,只能是出现在形意拳之后,吼吼吼。
说到此,就大致明白,如同阴阳眼拳友所说,太极拳是啥都有。它吸收了众家之长。所以它也是传统拳里最能打的。因此也是传统拳里最难练的。
此时就不得不再提杨宗师,太极拳技击的顶点,中国传武技击的顶点。
后来澄甫大师普及架也是辉煌,但架和架不可同日而语矣。
回头看,辉煌之后就是没落,朝代如此,太极拳的技击也是如此。感叹中华文化,感谢陈家杨家对太极拳技击的发展,也感谢武家的精炼归纳总结,逝者如斯夫,时过境迁,传统技击拳之盛景不会再现。
另,拳师敲黑板:
传统太极拳的技击理念和现代搏击完全不一样。它是后发制人。所以不要总想制人。盯着制人你必输无疑。要先想到后发,想到后发需要什么。
第一需要警觉,警觉是意,所以传统拳是耗神的。
意之后是行,第二位才是躲闪。而躲闪的要求是轻灵。
这个制人前的闪躲,也就是吧里最近热烈讨论的“左重而左虚”,左重是左侧受到敌人攻击。左虚是闪躲敌人攻来之势。语言精炼。暗含手法步法身法未表。到李亦畲时,补充拳理为:“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出”,极具深意,凝炼为武氏太极拳技击理念之精华。
值得注意的时 陈氏拳术作为母拳当然也是此理,但闪躲的旋转方法上有不同。门派拳术间的主要差异就在这闪(引)、击方法里吧。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1 10:32回复
    丹田呼吸就是太极拳最佳的方式
    何须把丹田和呼吸分开


    IP属地:陕西2楼2024-05-01 10:38
    收起回复
      把根劲理解成脚后跟上劲
      你也真是够高级的了


      IP属地:陕西3楼2024-05-01 10:42
      收起回复
        真丹田气是一种练功结果 、
        体现功力。
        吐纳是临时打气,通过吸气,用隔肌往丹田压气。是两回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1 11:13
        收起回复
          确实是有点杂,尝不出来啥子味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1 13:15
          回复
            又打脸了,对心意拳不了解。
            形意拳吸取心意拳理?,由心意拳的注重竖劲,变为注重直劲。这种直劲,必须下肢沉稳有根。这个力也作为太极拳根劲。
            看来太极拳就是破(化)形意拳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2 10:13
            收起回复
              打脸了,更改一下。
              上下家不一定是必然传承。大致时间和拳理先后推测:
              外家——内家——通臂——心意……洪洞通背——形意——陈式——(杨氏+武氏)
              .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2 10:44
              回复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太极拳是最能打的。因为能打从来都属于个人,而不是某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3 07:22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真不容易。没有买家吧白忙活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3 14: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