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lus吧 关注:95贴子:2,071

论爱情为何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2 22:56回复
    黑格尔的解释
    一个主体把自己抛舍给另一个不同的个体,放弃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存在,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爱情就是相爱的当事人自己,把原来属于自己的那些思想、情感、美好的追求、精神的寄托,统统放弃掉,完全溶解到对方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中去。此时,你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独立的情感存在,达到一种忘我、无我的程度,一旦离开对方就会感觉度日如年、魂不守舍、失魂落魄。这时,对方对你的认可程度、相爱深度、感情高度就变得像一面镜子,只有从这面镜子的反射中,才能让你看到自己面目的丑俊、意识的深浅、价值的高低。
    一句话,相爱双方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自己精神、意识存在的前提;无法割舍,不能分离——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黑格尔《美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2 22:58
    收起回复
      黑格尔认为爱情是双方心灵的交融、精神的合一、意识的依存,它是两人同时在对方的情感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发现自己价值的精神活动,爱情它具有专一和排他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2 23:03
      回复
        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认为爱情是理性化的激情,它不是Sex欲或物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2 23:04
        回复
          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她)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对方就只有在我身上生活着,我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爱情的主体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和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操心,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同时也只有在另一个身上才能完全享受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12 23:05
          回复
            生命的这种财富是爱情在一切思想和灵魂一切多样性的交流中赢得来的,因为爱情找出无穷的差别,并寻求无穷的统一。爱情转向无穷多样性的大自然,以求在自然的每一生命中去吸取爱情的养料。
            每个人身上最独特的东西在情人的接触和交感里结合成为一体,直到分离的自我的意识消失了,情人间的一切差别被扬弃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2 23:06
            回复
              (未)爱情是状况是僵死的,它回答这个问题:爱我的身体还是人?这个问题最终被婚姻所调解,婚姻将两人互相做保,最终是一财产关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3 09:15
              回复
                prol的爱情和婚姻是要知晓最终这种财产关系,因此会从物质性(否定、实践)出发,在创造新事物中刷新意识形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3 09:18
                回复
                  黑格尔对爱情的阐述过于美好,但他揭示了爱情的基础,拉康则在此基础上走的更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3 13:06
                  回复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相信,我们对另一个人不可或缺。我们不想自己可以被别人替代,为了不被替代,我们身上必须得有什么东西对于另一个人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这东西必定是在缺失层面、阉割层面、没有(not-having)某物的层面上,我们以某种方式喜欢一个特定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3 13:19
                    回复
                      人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的看到自己 认识自我 只能通过自我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拉康的镜像理论曾清晰地表明:我们在尚未确立自我意识的婴儿阶段 通常是通过一面镜子来认识自己的我们通过这面镜子获得图像 从而来获得自我内部的同一性 然后婴儿会指着这个镜子中的自己说;:“这就是我! ”
                      我们能看到我们为了获得最原始的自我认同从而确立自我只能去依靠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可能是真实的镜子也有可能指的是来自他人的反射 一个“行为规范的反射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3 13:23
                      回复
                        自我主体性的确立是由他者确立的。拉康认为,这种异化(主体与客体的分裂)的观念早在人类幼儿期的自我认同中就形成了。在我们进入符号秩序后我们迎来了第二次异化 这时我们获取自我认同的方式是他人认同和自我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爱情自己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3 13:24
                        回复
                          但在拉康看来:爱情的实质是自恋。
                          因为我们在爱中所爱的正是我们自己的自我。是在想象层面上变得实在的我们自己的自我。换言之,我们爱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对象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想象。我们把自己理想化为一个完美的存在,而所爱之人则成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补全之物。
                          我们的爱情总是渴求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回应的 我们说出我爱你不是简单的我爱你 而是希望对方也表达出自己的爱意。我们获得他人认同的目的是确立自我主体性与自我认同 我们想要满足的是自己的快乐。
                          你爱一个人 不是你喜欢实在的他,而是你在他身上看到了你自己 或者你理想的自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13 13:29
                          回复
                            爱情被拉康定义为一种纯粹想象性的现象,我们爱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对象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想象。我们把自己理想化为一个完美的存在,而所爱之人则成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补全之物。其中爱涉及一种想象的互易性,因为爱的本质,是希望被对方爱,正是爱与被爱之前这种互易性构成了爱的幻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3 18:49
                            回复
                              爱是通过与所爱者的相融合从而填补任何性关系的缺位的一种虚假的幻想,这种缺位使得主体在爱情的关系中,对于所爱者的投射和想象更加强烈和迫切,因为主体试图通过与对象相融合来填补这种缺失,在这种想象中,所爱者成为了主体本身的一种象征和延伸,通过与所爱者的关系,主体试图补全自己内在的不足和缺失,从而获得一种满足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3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