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117贴子:328,633
  • 4回复贴,共1

翻译是否正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有它的运行规律,尘土也有它的归宿。那些想要摆脱尘土时的人,被称作旅者。日日夜夜,星辰转动,风雨为何会在这里兴起呢?书阁像海洋一样广阔,相互珍惜的人或许能在这里找到彼此。因此建造了这样的书阁,让旅者能在尘世之外找到避风港,把风月收藏在天涯海角,所以叫天涯一阁。
云朵升起形成彩虹,彩虹带来雨水,雨水消散不见云朵,这就是红尘世界;水流汇集成海浪,海浪缠绕着雾气,雾气凝结成露珠,这就是海角。没有云朵就出现彩虹,不管东西南北,这就是天涯。
沙滩渺茫,风雨无常,不要依赖天时;落花飘散,鸟儿啼鸣,不要依赖地利。因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季的景色才会络绎不绝地展现。天气温暖就温暖,寒冷就寒冷,不必问原因,也不需要寻找来龙去脉。
阁前的风景变换无穷,连接着天地,阵法之中有一个坛子,那是鲲鹏羽毛制成的祭坛,学鸠的羽毛放在坛下,用来回应旅者的召唤。再走三四里,看到四栋宏伟的建筑各据一方:南边的叫“天涯酒馆”供人闲聊,北边的叫“天涯客栈”供人休息,西边的叫“天涯之镜”让人窥探外面的世界,东边的叫“天涯之机”用来维护秩序。
空中的道路清晰可见,仿佛仙境一般,山水美丽,点缀着神秘的领域,游客来来往往,没有人需要攀爬山路,有的借助飞行工具翱翔天际,有的依靠水上交通工具游览四方,有的使用神奇的法术随心所欲地穿越四海。陆氏家族建立了虚幻的道路来展示旅者的风采,彰显王族的威风,以至于道路蜿蜒曲折,云雾缭绕,阻断了来往的便利。尽管有许多谏言,但陆氏家族不以为然,于是人们只能空空地守着这座空阁。陆氏家族的统治者垂帘而坐,守着空阁,旅人不再行走,官员和商人割据一方,人口稀少如蚂蚁,家书难以寻觅。直到陆氏家族的统治者去世,神宗即位,平定内乱,打败外敌,改革一切,简化土地制度,设置官吏,引进奇特的技艺,开辟神圣的领域,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创造万物的并非神灵,而是火。建造房屋的并非人类,而是水。世上最大的不过是山和海的毁灭。鲸鱼所知道最好的东西,被困在水中;森林所知道的广阔,被火困住。旅者的旅行,被困在天地时空之中。在笼统之外就是天涯,即使被困住也更像是住在巨大的房子里。天涯阁所保存的,大概是打开笼子的钥匙,旅者之所以成为旅者,只是短暂的停留而已。
哎呀!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氛围,听到陆氏后人所述说的王者事迹,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放在旅行者的书里,以此来纪念天涯阁。


IP属地:广西1楼2024-05-18 15:44回复
    时有其运,尘有其寓,所寓者欲抟离尘时,谓之旅者也。晦明斗转,星汉以轮,风雨何兴此地焉?书阁成海,相惜者许也,盖筑此阁,纳旅者于时尘之外,囊风月于天涯之中,故曰天涯一阁也。
    云而起虹,虹而兴雨,雨而无云,此红尘也;流而成涛,涛而缭雾,雾而聚露,此海角也;未云则虹,不问西东,此之谓天涯也。
    沙渺焉,风雨焉,勿假于天时焉;落红焉,鸟语焉,勿假于地利焉。所以通以人和而四时之景络绎无穷也。盖暖则暖,寒则寒,无问所以,不求来龙。
    阁前一阵,运阵而通天地,阵有得一坛,盖鲲鹏之羽祭坛尚,学鸠之翎置坛下,以应旅者感召。复行三四里,见广厦四栋各据四方:南曰“天涯酒馆”以聊骚,北曰“天涯客栈”以栖息,西谓“天涯之镜”以窥外,东曰“天涯之机”以守序。
    空中阡陌素素,幽若仙境,山水娆娆,缀以神域,游人往来,无一攀路,或假以空乘而翔之,或凭以水拓而游之,或使以神机之术任欲御四海而行之。祖王陆氏建虚使之道以展旅者之风,行王之威风,至路缠云遁地而塞往来之便,谏书不绝而祖王不善,乃人散户空。祖王垂帘而守空阁,旅人不行,官商割据,弹丸如蚁,家书难觅。至祖王逝,神宗立,平陈破夷,百废革新,简土地,置官吏,引奇术,开圣域,乃有今之气候矣。
    造物者非神也,火也。筑物者非人也,水也。盖世之大不过为山海涂炭焉。鲸所知尤物,囚于水焉,林所知茫茫,囚于火焉。旅者之行,之行,囚于天地时空焉。笼统之外即天涯,虽囚之乃更以巨室也。天涯阁所存,盖笼之匙所在,旅者为之旅者,此之片刻逗留耳。
    其兮矣焉!感于此地,闻道陆氏后人所王者,遂著此文,提于旅行者之书,以歉天涯阁。


    IP属地:广西2楼2024-05-18 15:47
    回复
      准确与否,直接问作者就行了,一眼今人作品。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18 16:02
      回复
        雨而无云,逻辑不通,你的翻译也属于牵强附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8 18:27
        收起回复